谈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谢琳驰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有效教育方法的融入,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向着全新的视角所转换。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建兰学校 谢琳驰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有效教育方法的融入,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向着全新的视角所转换。所以教师更是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知识学习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则是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为例,重点了解到学生思维能力具体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保证学生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前言:初中时期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后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就是因为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知识学习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所以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利用正确的课堂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本文也提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立足于当前学生发展的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同时,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提升,以此为学生后续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设疑促思,促进思维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和智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学生在知识学习阶段还处于相对比较朦胧的时期,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入。所以在这一时期,想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就需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真正的得以扩散,并且引起自身在认知上所存在的矛盾,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学生思维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维能力拥有良好的发挥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设置出问题:(1)根据文章的阅读,同学们,你们可以自己描述一下春天是什么样的吗?春天在作者的笔下又会展现出什么样不同的特色呢?(2)文章的哪些词汇重点对春天的景象进行了描绘?(3)文章中用了一个“闹”字描写蜜蜂,闹字是不是可以换成飞?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把文章内容的主旨点出,也能够让学生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重复地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体会文章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有效的思考氛围,并且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勇于质疑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目标。



        二、体验语文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法指的就是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出其中所包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一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解了《春》和《匆匆》这两篇文章之后,由于两篇文章都是朱自清所写的,就要求学生利用比较法分析两篇文章,并且思考两篇文章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
        联想法指的就是通过眼前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通过学生大脑的加工,反复地对所呈现出的事物进行创新和提炼。例如:在讲解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篇文章时,运用的就是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能够把实物与所想的内容联系起来,表达出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时候也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拥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文本资源,激发思维主动性
        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众多文章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纳入教材中的,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一般情况下,每一篇文章中都拥有着一定激发发散性思维的资源,教师就可以把这些资源称作可发散的点,不同的点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价值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讲解《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出两个发散性的思维训练模式,一种就是智叟与愚公辩论,可以拟定为可发散的点,引导学生深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到底谁更有道理?谁才是真正的智者?另外一种就是搬家与移山哪个方法的做法更合适,这也是一个发散点,两者对比教师就可以更好地把愚公移山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精髓,真正的发挥出课堂教学的价值,也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初中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考试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方法完全不符合最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所以本文也结合以上的内容,立足于全新的教育视角,重点了解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提升方式,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以此保证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活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为学生后续良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京浩.《观察—发现—扩展》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朝鲜语文,2020(05):91-96.
[2]赵文昌.新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初探[J].戏剧之家,2020(26):41-42.
[3]王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探析——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01):115-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