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廖梦怡
[导读]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需要合唱团每位学生的团结努力才能完成,同时也对每位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不同声部之间协调共鸣,相互合作和配合,每个学生不仅需要唱好自己的音部,更需要注意其他音色大小以及准确。

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 廖梦怡338000

摘要: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需要合唱团每位学生的团结努力才能完成,同时也对每位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不同声部之间协调共鸣,相互合作和配合,每个学生不仅需要唱好自己的音部,更需要注意其他音色大小以及准确。以上可见,合唱教学难度不容小觑,但是,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堂教学中一种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部分,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小学合唱教学;难点;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以及文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方法及手段,也是增强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力支柱。合唱教学一直是小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也对合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合唱教育的难题并且提出其对应的解决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小学合唱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的问题
        合唱教学是一门专业要求较高的学科,从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来说都十分艰难,有不少老师都选择放弃教授这门课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是较为突出,因此部分学校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程度上,合唱课堂的特殊性使分数无法呈现出来,因此合唱课堂的重要性经常会被忽视。
        (二)学生恐惧学习合唱
        合唱学习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学生掌握一定数量不同声部的唱法和配合性,是一门对素质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是如何磨灭的呢?合唱教学中需要学生对同样的一首歌曲进行重复的练习,这种练习往往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在这样的氛围下合唱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是不容小觑。因此,这样的反复练习会使学生对合唱课堂存在恐惧,使合唱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提升合唱教学的措施
       (一)重合唱教学方法,优化合唱教学的环节
        小学音乐合唱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与音乐相关的专业知识,例如: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等等。如果教师能够对于不同的合唱教学曲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合唱教育的多样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在大部分的小学合唱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去学习,这样会让学生一直高度紧绷,但如果能让学生融入音乐,享受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做一些动作,放松学生的心态这种教学方式或许也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而关于合唱教学的环节,老师不妨根据不同的合唱歌曲设置不同的环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常来说,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越好,只有拥有学习兴趣,才能学到精髓,否则只是学到了皮毛,不能理解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小学音乐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这样对提高后续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帮助。小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一件事情能使他快乐,他就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的合唱教学方式要使学生感受到快乐。音乐老师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使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认识到音乐能给自己带来益处,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这样会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可以选取部分有特点的乐章,先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魅力,感受合唱带来的巨大震撼,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合唱的意义。以合唱歌曲作为开端引起小学生对合唱的兴趣,然后通过合唱训练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认同感,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
        (三)充分发挥乐器的重要性
        在小学音乐课中,最容易被接受的艺术形式就是声乐。合唱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学习合作,培养群体意识以及协调意识,感受到美的愉悦和熏陶”。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也是合唱课堂的目的之一。兴趣和好奇心是促发学习的动力,将口风琴、竖琴、打击乐等一些较为简单轻便的乐器引入音乐课堂中,并且加入合唱教学中,会给音乐课堂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使合唱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个体差异,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在音乐课的小组学习时,老师们必须仔细考虑队员们依赖什么。团队协作中成员的分布不是随机的,目标随机分配导致团队不再能够轻松协作,大大降低了团队的效率。因此,在分配给团队成员时,需要补充教师目标的成员被归入一个组。教师必须注重了解学生艺术细胞和音乐创作的个别学生的差异,了解音乐的性格和兴趣,并按照上述因素按照互补原则进行排序。通过适当地分配团队成员及其任务来支持团队协作,从而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在适应其任务、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充分利用团队协作的优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教师的分配,学生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学习音乐标题时要关注的问题。这种分散和互补的方法有助于音乐教学中的团体发展更顺利、更高效的学习。
        结束语
        音乐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校教学中往往得不到重视.所以老师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歌唱习惯,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合唱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20(12):145.
[2]郑宁忆.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黄河之声,2020(12):164.
[3]张宏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8,38(19):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