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张雅婷
[导读] 小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具有高度的人文文化和仪器仪表,对语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价值观等具有决定性影响。

晋江市实验小学凤竹校区 张雅婷

摘要:小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具有高度的人文文化和仪器仪表,对语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价值观等具有决定性影响。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因素是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的价值,积极探索抑制方法,找到正确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情绪,操纵情绪,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措施
        引言:情感教育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渗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作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凝聚着爱憎之情。本文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
        在面对客观事物时,人们对其与自身需求以及观点等是否相符,往往产生一种感觉,而这便是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部分,当进行教育时,它以学生群体为对象,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等,从而带动学生个体发展,并且推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坚持转变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面向学生原来的认知体验,将情感融人其中,并逐渐内化成自身价值观,同时做出正确行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解读语文教材,深挖情感素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依据,教材中的文章是由专家精心挑选过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因此,教师要认真解读语文教材,深人挖掘文章中所含的情感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情感材料进行合理的编辑、组织,用恰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情感,促进知识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感情的阅读并理解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文学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一课时,教师通过介绍时代背景,解析文章内容,挖掘文中爱国素材,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晏子所处环境,在阅读中感受晏子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不惧大国的斗争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最终使学生融人自身情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教师注重灵活设计课堂的目标。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专注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利用多媒体出示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这机智勇敢的少年是谁呢?(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儿时的好朋友——闰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来看看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神秘的人物,能让作者多年来念念不忘。(板书课题:少年闰土)鲁迅记忆中的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呢?这副美丽而神奇的图画是留在鲁迅脑海深处的、不可磨灭的记忆,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并让学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闰土外貌的语段划出来,读一读。小学教学中的每一部作品都包含着各种情感,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以形成一种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科书中感受到人们的思想,从而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更全面的看法。。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融人情感教育
        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讲,应该认识到,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情感教育的,还应该进一步拓展情感教育,将其延至课外,应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都可以接受情感熏陶,而且逐渐内化已经掌握的情感知识,最终成为内在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传递相关情感道德,比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为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深度,而且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课后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比如“保护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索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使其在此期间掌握更多环保知识。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学校、小区等区域的绿化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接下来,语文教师可以要求每一小组围绕“低碳环保,热爱生活”这一主题进行画报制作,而且推广给自己的朋友。利用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环保,并且可以让他们以实际生活为切人点,将环保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上,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取得更好情感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情感教育落实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经验、效果不佳等。教师应当认真解读语文教材,深挖情感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感共鸣,实施多样教学,增强师生情感。同时,结合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落实情感教育,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永惠.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C]..社会发展论丛(第二卷).: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5-66.
[2]陈福兰.情感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75-76.
[3]郭晓静.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