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中市榆次区供电公司
摘要: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来,电力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优化创新的新局面,这对党务工作人员来讲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是较为严峻的挑战,党建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党务工作的透明性和互动性,利用网络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确保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从思想认识上、理论水平上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使企业党建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关键词:互联网+;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1 互联网背景下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1.1可以有效建设党组织的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说明,在党工作中,具备正确的意识形态是特别重要的。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在树立正确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从我国迈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便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设基层党组织形式,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各基层党组织纷纷延伸了宣传意识形态的途径,采取党建网站、信息通讯终端以及手机软件等方式,来大力宣传党的思想理念以及精神,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基础上,宣扬我国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凸显出社会文化的价值。
1.2互联网技术可以加深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联系
以往使用的党建工作方式具备单一性和滞后性特征,企业在实施党建工作时,通常需要遵循理论性灌输的基本原则。而在互联网时代,则有所不同,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企业党建工作,一般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依靠微信、QQ等软件将党组织思想传递给职工或者是群众,然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各个方面的工作,在制定规范性互动平台的基础上,加深党组织和职工群众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职工群众全面地监督党建工作。
1.3能够增强参与性
电力企业创建新媒体,既是党建工作平台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党组织自我健全和完善的阶段。其体现出了党建工作的透明性,体现出了电力企业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全面监督,不但有利于实施企业党建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不同企业以及不同层级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电力企业可在内部构建完善的激励体系,使职工正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尽可能弥补这一不足,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最终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中去。
2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党建现状和问题分析
2.1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的思想和各种价值取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对社会的价值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当前党建工作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较为传统,传播力不强,覆盖范围面较窄,未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大范围的及时开展企业党务宣传教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存在党建工作模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
2.2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存在脱节
有些生产型企业的党员干部是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尽管他们理论素质较高,工作态度积极肯干,但由于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导致党建工作难以和生产经营一线工作有机融合,只能从思想认识上对企业广大干部员工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但难以有效解决具体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生产、经营和技术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一线基层员工与党务建设工作团队缺乏沟通,互动性不强造成的,因此应该建立网络化信息平台,让党建工作能深入一线员工,针对一些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实现多方的沟通交流。
3 “互联网+”时代下电力企业党建创新方法
3.1不断创新“互联网+ 党建”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
党务工作人员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引导网络舆论,抢占党建网络宣传“制高点”,各级党组织可以将学习与活动等情况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进行展示,向党员传播党的理论知识,不断宣传党建工作新成就。党务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可以开展“微视频党课”以及“党建成果在线展示”等内容提升党员的参与热情。比如:通过创建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公众号,让企业人员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党建工作信息,进行学习了解。
不可忽视的是,党建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是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党建工作的考评往往“重形式,忽略内容”,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考评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党支部要充分借助“互联网+ 党建”平台,加强对党建工作的宣传与党员的考核。
3.2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的“互联网+党建”信息平台
党委作为电力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层,应该加深对“互联网+”的认知,意识到“互联网+”为企业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党委应发挥领导作用,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的党建信息平台,根据职务、岗位、工作范畴划分不同的工作权限,各级成员按照各自的工作部署层层安排,依次落实,并且党建工作实现过程管理。
3.3大力培育“互联网+党建”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一切创新工作的起点,所以党建工作必须要加强人才建设,寻找有“互联网+”思维的党建人才,带来企业进行高效的党建工作,从而与确保党建工作能跟上企业发展、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选择党建工作人员时,一定要提高选报要求,以思想、作风、能力、群众号召力以及党的理论熟悉度,作为基本选报标准。同时,还要对擅长专业及个人特长进行审查,最后进行岗位竞聘,根据竞聘打分结果和民主评议,把专业素质过硬、熟悉互联网思维、能够为群众做事的党建工作人员选拔出来。为了让党组织的工作有干劲,留住“互联网+”人才,企业必须要适当提高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待遇,增强党组织团队凝聚力,做好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熊艳隆,马素丽."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
[2]黄佳."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研究[J].现代企业研究,2018(16).
[3]李洁,周蓓蓓,张博聿.互联网+党建:新时代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川西北气矿党建工作创新模式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20(0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