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认识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黄文会
[导读]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决定了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音乐课程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来说,节奏训练是最基础的部分。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节奏训练的认识,全面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重要性着手,重点对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现状以及小学

黄文会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  400713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决定了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音乐课程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来说,节奏训练是最基础的部分。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节奏训练的认识,全面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重要性着手,重点对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现状以及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88-01

        引言
        小学音乐是学生接触音乐知识的开端,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兴趣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发现,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节奏。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要先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一、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有许多人认为“美”是一种反应在视觉感官上的因素。但是实际上,“美”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中不仅仅反应在人们的视觉感官上,还反应在人们的听觉感官上。简单来说,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说,基础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音乐教师只有在将学生的节奏感训练好以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同时,在节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基础的乐理知识。并且通过节奏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能提高小学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世界中尽情的遨游。
        二、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现状
        (一)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教师而言,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对基础的乐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降低音乐课堂的教学难度。其次,对于小学学生而言,节奏训练是为学生音乐学习打好基础的关键。虽然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音乐教学效果。一部分音乐教师认为小学音乐课程不是十分重要,在课堂中让学生自由活动,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没有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导致学生对基本乐理知识理解不足,不能很好的对音乐学科进行学习。
        (二)节奏训练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很多学科都已经顺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变。但是由于小学音乐学科的性质比较特殊,还是有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教学,阻碍了小学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有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节奏训练方式单一,训练任务枯燥。


导致小学学生对音乐学科学习兴趣不高,不愿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索。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音乐学科彻底失去兴趣,音乐审美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在授课过程中,还有一些小学音乐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音乐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效率。
        三、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方法
        (一)结合语言,感知节奏
        要想让学生掌握节奏训练的要点,教师就要先让学生对节奏进行感知。首先,在音乐课堂开始之前,音乐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以及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引入。其次,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增加节奏训练方式,按照小学时期学生的兴趣以及能力定制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最后,音乐教师应结合语言,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音乐中不同的节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完成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二)身体律动,丰富学生表现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比较低,对于很多复杂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将教学方式创新,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节奏进行模仿,丰富学生的表现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通过拍手、身体律动等方式进行练习,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三)利用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较小,对于乐器都不是十分了解,并且对乐器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师要将乐器带入到音乐课堂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节奏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先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然后,教师再将乐器引入课堂,利用击打、弹、吹等方式进行乐器的演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由生活道具制作的乐器。但是,这种训练方法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音乐课堂中完成节奏教学。
        (四)注重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利用乐器进行演奏以外,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在开展节奏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音色不同的乐器,比如,三角铁、碰铃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乐器掌握节奏学习的要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大脑比较活跃,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鼓励学生创作出独特的节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以及音乐感知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意义十分重大,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以及音乐感知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积极改变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现状,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语言,让学生对节奏进行感知。再通过身体律动,丰富学生的表现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利用乐器进行节奏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哲.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1):76.
[2]卫娟.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措施[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64.
[3]武鹏.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探究[J].音乐大观,2013(07):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