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张峰
[导读]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且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门能够补充学生自然认知,帮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及生命发展过程的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有效提升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需要,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只有将生命教育意识渗透到初

张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226300
【摘要】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且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门能够补充学生自然认知,帮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及生命发展过程的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有效提升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需要,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只有将生命教育意识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当中,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加优质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02-01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形成个性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一时期给予的教学指导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明确认识到了生命教育对初中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却很少会为初中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部分学校会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普及生命教育,更多地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学科的教学工作当中。生物这门课程本身就与生命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教师则可以通过渗透生命教育来有效拓展生物课堂的教学价值。
        一、完善教学观念,深挖生命教育资源
        想要更加有效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首先就应该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一方面来说,教师要不断完善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并且结合新的生命观念来重新建构教学观。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渗透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命教育本身就属于情感教育的一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感受生命美好与可贵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命。
        其次,教师要结合生命教育的渗透需求,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中能够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人体免疫防线”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开身体健康教育。除此之外还有关于转基因食物的食品安全教育、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教育、设计学生个体发育及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教师要结合这些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来为学生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生命教育的影响,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观念。
        二、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命教育课堂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核,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初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生活元素的引入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启发,从而有效提升生命教育的实际作用。例如在讲解“食物链”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自然纪录片段落的剪辑,为学生们播放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种种现象。例如狼会捕食狐狸,狐狸会捕食兔子,而兔子吃草,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成的食物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对生命的存在会更加敬畏,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了解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到的生物知识点,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反思,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生物圈”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工厂“乱排乱放”现象展开思考:“这些行为最终会造成怎样的效果?”学生结合学习到的知识点展开分析,对空气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出现,从而使全球气候受到影响。对水质环境的破坏能够污染种植业与畜牧业,最终导致人类自身的健康受到影响。最终学生就可以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伤害到人类自己。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道德观念。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生命教育影响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生物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时为学生布置一个“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的课后活动,然后再学习“植物体的组成”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摘取一片自己种植的植物叶子来进行切片观察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生命信息的神奇。
        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校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生命教育的影响。例如在学习了关于环境保护这部分知识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公园,在确保学生安全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公园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清扫。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习体验,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命观念。教师要从初中生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仔细挖掘初中生物教材中存在的生命教育资源,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对自然生命的深层探索。最终在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同时,实现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建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68-69.
[2]杨鑫鑫.提升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4):211.
[3]杨爽.初中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25):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