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钟丹
[导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创新教育,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动感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要看它是否运用得当,是否能促进教学的优化。本文首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然后从多方面来述说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何要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继而述说了应该怎样把多媒体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随着新课改逐渐实行

钟丹    桂林市榕湖小学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创新教育,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动感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要看它是否运用得当,是否能促进教学的优化。本文首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然后从多方面来述说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何要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继而述说了应该怎样把多媒体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随着新课改逐渐实行,信息技术也日渐成熟,一步一步融入了我们的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美术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有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71-02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亮点,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了崭新的改变。
        一、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有独特的优势
        1.较强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由于小学生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来生成多具色彩的动感画面,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课堂上适应边看画面,边听奇妙的声音并且一边动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例如,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皮影》一课,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情境。首先给学生呈现一段有趣的皮影视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运用希沃易课堂的互动答题功能,通过两道基础问题,随机抽查学生检查预习情况。随机抽查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专注力,同时也能对学生预习情况有大概的反馈。学生代表以PPT的形式上台汇报展示预习成果,这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主人翁地位,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习体验。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有效的整合教学所需的各种影像、音乐、语音和图片,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快捷、自然的感受到美的学习氛围,更愿意投入到创作的情境中。一位学者曾说:“音乐和美术间是存在着和谐关系的,所以在设计美术课件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视觉欣赏能力,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营造课堂氛围,达到美的和谐【1】”。例如,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皮影》一课中,学生先通过观看皮影图片直观的了解皮影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明确皮影人物的造型特征;接着,教师利用希沃易课堂的推送功能,将作业推送给学生,一位学生在台上操作,其余学生在台下用平板操作,比拼速度和准确度。学生通过有趣的移动互动性学习,体验皮影人物部件的拼摆组合,在学中玩,玩中学。老师可以直接调取观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的过程不但直观,而且又有互动性,在提供理性知识的同时也提供给孩子大量的感性材料,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能在课堂中及时做出评价、反馈
        利用多媒体进行备课,能把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做出反馈、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皮影》一课中,教师运用希沃易课堂的互动答题功能,通过几道多选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进一步检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节省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能直接快速地给出结果,教师就可以轻松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答疑解惑,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备课大有益处
        信息技术的移动教学为美术学习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而充分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备课的数量和质量。
        美术教学要求严谨,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更是来不得一丝马虎。美术教师在备课时都需要下大功夫,收集大量的资料,就著名的作品来说,不仅要展示我们国家的,还要让学生鉴赏外国作品,不仅是图片作品,更要添加语音和视频等。传统的美术教学是很难满足大容量的素材要求,大都是靠教师教学的经验或在图书馆收集,这样既耗时又费力。而信息技术的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可以利用它们可直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例如,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皮影》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课前先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对其相关知识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通过PPT的形式,在课堂中给与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空间。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让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国家美术课程新标准指出:“美术课堂要重点落实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鼓励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2】。信息技术教学与美术这两者融合在一起,能更好的弥补了美术在现实教学中的劣势,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视觉体验。例如,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皮影》一课中,皮影艺术融传统绘画、雕刻、戏曲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我国艺苑里的一朵奇葩。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课前先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关知识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课堂中给与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空间,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如PPT展示交流、讨论,随机抽答,模拟拼摆、视频观看,剧情表演等信息技术移动教学手段。这是以前传统教学课无法想象和完成的,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能更积极地参与到传承祖国优秀的民间活动中来。所以,网络创设了一种信息时代中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这是教学发展的趋势。
        四、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班班通”在学校的普及,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已成为教师上课的一个常用手段,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使用不当的现象。
        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课件,因此,个别教师把课件当教案,把课件播放当作上课的程序一用到底。整节课,就是把课件播放了一遍,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看大屏幕的过程中完成。不少学校“班班通”设备中,除了一体机还配置了实物展示仪,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可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对这一设备的使用。电脑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和报幕员。这些教师会被学生认为可有可无,他们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多媒体的播放进程,这就违背了最基本的教育规律。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确实提高了教学的高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活动。有些教师上课时简单的几句语言讲述本节课要求,便开始播放大段的视频多媒体课件,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缺少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一味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阶段,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他们能在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待美术的教学,应该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美术环境,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当然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将两者相辅相成,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喻惠平.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03:29-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