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与激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傅振杰
[导读]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中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考中并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而在知识链接理念下,人们需要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链接,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得到扩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得到提升。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知识链接在初中技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具体的激活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初中信息

傅振杰     温州市绣山中学  325000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中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考中并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而在知识链接理念下,人们需要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链接,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得到扩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得到提升。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知识链接在初中技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具体的激活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知识链接;初中信息技术;作用;激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89-01

        所谓知识链接是指,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进行相应的补充,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深化,这是链接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扩展。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对知识链接的应用,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知识链接的内容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
        1“知识链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1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首先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对知识链接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需要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初中教学正是学生人文思想积累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知识链接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加强对学生进行意志和情感的培养。
        1.2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得到满足
        其次对知识链接的应用,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较多,学生们不仅要进行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从实践入手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然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将所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介绍,只能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相对片面。而知识链接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将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联系,同时也可以讲课外内容为学生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以及难度,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得到满足。
        1.3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再次对知识连接的应用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不断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加入到信息技术中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连接,让学生对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探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在对知识连接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问题情境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1.4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得到扩展
        第四通过对知识连接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内容,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要想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我们还需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信息技术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明白的内容,进行自主知识的链接,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
        2“知识链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活策略
        2.1在课前加强对知识连接的应用
        首先在课前教学中可以加强对知识链接的应用,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对于内容相对抽象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来看,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产生出对知识学习的强烈欲望。课前对知识链接的应用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问题的呈现,而学生则需要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师进行探讨。例如在《计算机的组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预习,并且将自己对计算机组成的内容在课上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2.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知识链接的应用
        其次我们还需要从课堂教学出发,加强对知识链接的应用,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发挥知识链接作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对知识链接进行利用,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间知识链接。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将知识链接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以及合作能力可以得到提升。第二、在实践操作中应用知识链接。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培养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以及情感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激励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在课外时间加强对知识链接的应用
        最后我们也可以在课外教学时间中,加强对知识链接的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让学生完全掌握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需要在课后时间中对问题进行概括与总结。并且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具有信息技术操作的条件,所以很多知识链接由学生在课后进行完成,将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将需要链接的知识通过电子邮件或者QQ空间等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得到有效的叩打,同时也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3]。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对知识链接的应用,可以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也丰富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知识链接融入在教学的全过程,使得知识链接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斌,王丹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基于749篇硕士论文的共词分析[J].数字教育,2020,6(02):16-21.
[2]姚宏.激活初中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兴趣的导入路径解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1):275-276.
[3]黄艳.将抛锚式教学策略贯穿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J].内江科技,2007(09):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