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六年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再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李军
[导读] 根据国家体质测试上报要求,体质抽测成了每个地方衡量一所学校一年体育考核成绩的重要指标。
        李   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明德学校 浙江 杭州 311241  
        【摘 要】 根据国家体质测试上报要求,体质抽测成了每个地方衡量一所学校一年体育考核成绩的重要指标。六年级学生由于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转型期,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加之电子游戏和电脑网络游戏大量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使学生的家庭锻炼时间减少,要完成体质测试取得理想的成绩,时间短,可谓任务重艰巨。如何在测试过程中,准确把握新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运动能力的特点,更好地完成测试,并提高其测试成绩,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前后数据的比对,科学合理的制定方法,运用练习与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试图通过此项实践研究,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体质测试   六年级    
        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实施以来(以下简称《健康标准》),其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评价作用。小学六年级学生由于繁重的文化知识学习,又要完成体质测试,可谓任务艰巨。如何在测试过程中,准确把握新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运动能力的特点,更好地完成测试,并提高其测试成绩,我根据担任六年级体育教学任务,结合自己在《健康标准》中的几点体会,在此交流。
        
一、多渠道全方位的期初动员,提高认识。
        唱响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让口号深入人心。明确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应由班主任主要抓、任课教师协助抓、体育老师指导抓、学校领导监督抓,真正抓出学生健康。我们的做法:
        从学期初开始,《健康标准》贯彻小组利用学校宣传窗、黑板报,升国旗、课间操、广播站等形式,对《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在班队课、晨间谈话向学生讲解六年级体质测试的重要性。利用雨天室内课时间,加强对《健康标准》知识的讲解,反复强调体质测试的重要性和部分项目的动作、方法。图一:是我针对几个技术要求较高,学生问题较多的项目,专门制作了PPT,具体讲解没一个项目的动作方法,易错的动作,使学生和班主任能更直观了解各项目的要领和训练方法,让学生能通过更合理的训练,达到理想的成绩。
        图一:


        
        较五年级,各项目达到优秀、良好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自身成绩的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标准的提高。成立六年级《健康标准》工作小组和制订《健康标准》检测公告制度。组长由年级组长担任,组员由体育教师和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任务分工,拟定今年《健康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要求各班级严格按检测公告制度的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为此,我专门为没一位学生制作、下发了成绩登记表,让学生清楚知道每个项目的标准,自己现在的成绩和所要进步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把本周自己的最好成绩登记,每周一由班级小组长检查并汇总。

二、抓重点变方式的期中调整,克难攻坚。
        (一)建立学生体质测试制度。为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根据小学生《健康标准》对学生实行体质测试制度。9月的第三周我们安排了一次全校的体质测试运动会,做到师生家长心里知根知底,早谋划。10月下旬再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在一段时间加强训练后,让学生们有一个优异的成绩,进行国家数据库的上报。
        (二)时间紧、任务重,适当调整六年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加强测试项目的练习。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10月底上报数据,意味着10月要完成学生的测试、补测、数据输入等工作。从学生进入学校到完成测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因此,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基础上,细化部分项目的要求,从单一的测试项目练习,到学生综合体能的训练,还有一些教学任务,如“滚翻、球类”等教学任务,适当减少课时,增加要测试项目的教学、练习。加强训练,在平时课堂中,还需要通过基础体能的训练,加强学生的体能。基础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综合各项体能训练的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基础的体能训练包括四个大方面——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三)克难攻坚,看起来最简单的50米跑和50*8往返跑是成绩提高最慢的。
  常见现象1:50米跑的起跑还是老问题,。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物质的优越,车的普及也替代了人们的走路,在饮食上,各种奶制品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使孩子们肥胖现象日益加重。造成孩子体能的下降,身体素质的下降,爆发力和协调性下降。使学生在短距离项目上,没有任何优势。2:起跑前的准备不到位,起跑前身体重心要适当下降,身体尽量前倾,一听到口令立即加速跑。有些学生的反映偏慢,往往迟疑半秒,短跑的分数就立马下来了。最后是冲刺,要保持跑步的频率,不跨大步。


        在跑的过程中,眼睛一定要向前看,可以在刚开始的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按跑道上的直线跑几组,养成跑直线的习惯;养成了跑直线的习惯后,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把自己的能量都发挥出来,将学生适当分组,同质分组,比一比谁跑的最快,对快的孩子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异质分组,可以让快的学生带慢的学生,提高慢的学生的成绩。这两种方法要穿插进行,这样,对所有学生都有帮助,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     
再者还可以准备一些刘翔等跑步名将的视频,告诉他们怎么跑,手臂怎么摆动,从而去激发孩子们跑步的冲劲,再慢慢引入跑步的技巧。对于冲刺的训练,可以将终点线适当延长5到10米,这样保证学生在跑过终点前不减速。别看50米距离不远,可是想要跑得快,还需要身体的配合,并且要抓住不同的阶段特点、技巧来区进行教学。50米跑步,也要分起跑、中间跑以及冲刺三个阶段练习。因为每个阶段,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状况。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以后,成绩的提高还是十分明显的。
    而50*8米往返跑,是另一个不同的项目,包涵了加速跑、折返跑和耐力跑三个因素,所以在训练这个项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生。一开始学生最害怕这个项目,最考验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品质,我通过短距离折返跑、连续加速跑、400米跑圈等几个方法反复、循环使用,在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体能明显得到加强,再跑折返跑时,加速能力得到加强,完成这个项目就不会觉得那么辛苦,成绩就自然得到提高。在训练的同时,我还分析不同学生在跑的过程中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办法。比如:有的学生加速慢,就多练练加速跑;有的学生折返的时候重心准换不过来,那就要改进折返的方法和脚步练习;对耐力不足的学生,要结合课堂和家庭,在课后、双休日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让家庭的氛围,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把运动融入要平时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后,学生的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抓住重点,跳绳有20分的附加分,是重中之重。
        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差,学生的跳绳成绩都不会理想。
常见现象1:有的学生体力差,跳到最后20秒,速率明显下降;2:跳绳不连续,经常要绊到一分钟断断续续,不连贯;3:整体速率偏慢。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我进行分层教学。
        1:对容易失误的学生,首先要让学生降速,不一味追求快,提高稳定性,一分钟下来个数反而多了,学生也有了信心,再由慢到快,成绩提高明显;
        2:对体力差的学生,就要增强体能,多练习,不但在体育课中,还要在大课间或家里练,要学会坚持坚持再坚持,体力上去了,成绩就跟着上去了;
        3:对跳绳速率慢的学生,进行20秒、30秒的短时间搞强度的练习,增加速率;
        4:在以上针对性训练的同时,还要分段在班级里进行跳绳冠军的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5:提高认识,由于这个项目特殊,是加分项目,在练习中不受场地、时间的制约,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所以,从学生、班主任到家长,都要让他们重视起来,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同一批学生由于跳绳成绩的提高,使个人总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重结合集零散的时间补给,增加练习量。
        大课间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在大课间时间里,把测试项目作为活动内容融合进去,增加学生练习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以我们学校为例,大课间活动时间40分钟,除去进出场地,做操时间为10分,还剩30分钟活动时间,相当于体育课的一个基本部分。在这30分钟里,全校学生进行测试项目为主的锻炼。学生的练习时间多了,态度认真了,练习方法得当了,测试成绩也相应上去了。只要天气允许,抓住一切可锻炼的时间,让学生们动起来。

四、合家校重延伸的课外拓展,事半功倍。
        让家长参与到“体质测试标准”中来,对提高新生练习的认真性起到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向六年级家长介绍“体质测试标准”的测试项目、动作方法和各项目测得的成绩所对应的分数。对测试项目里面的一些占用场地小的、能够在家锻炼的项目,如跳绳、肺活量,要求家长在节假日或放学后,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练习,巩固提高在学校学会的动作,并将孩子每天在家里完成情况,通过班级微信群,将练习的视频上传到微信群里并将完成的数据登记到家校联系本上。每天早上,班主任对前一天完成情况进行登记,体育老师每周和班主任适当沟通,尤其对班级中的差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核实,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通过家庭-班主任-体育老师三方联系,三方互动,共同努力,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经过以上方法的练习,在学生、班主任、家长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我校六年级学生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体质测试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表二”是我校六年级学生在9月10日测得的成绩的比较,数据变化明显。
结语: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际操作,近几年来,六年级学生的体质测试标准的合格率和优秀率逐年上升,没有不合格学生,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明显地看到我校六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为文化课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在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学年的测试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及时、准确上报数据,提高测试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2、《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5期。
3、体质与健康网  人教网2010>>体育与健康>>学生中心>>体质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