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李战新
[导读]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要求

        李战新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康普中心完小
        摘 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需要对此形成重视,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此,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然后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现状;措施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积累薄弱,因此需要先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理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此加强关注,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创新课堂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不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一言堂”,即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发散的机会。这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弊端,让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但是却过分发挥了作用,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学生想进行主动自主的学习却没有机会,久而久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限,会慢慢产生惰性,不愿意学习。
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但是这么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与时俱进是各行各业都要遵守的一个准则,教师的教学自然也是要这样的,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不新颖,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数学又是一个对于懂的人有无限乐趣,对不懂的人来说极其枯燥的学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难度很大,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方法中学习,慢慢丧失了学习兴趣,会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
3.教学内容不恰当
        近年来有一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在小时候就开始进行知识储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会选择给学生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参加一些补习班,对于知识的接受很快也很轻松,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习题的难度过大是一种挑战,可能会由于解题的失败产生厌学情绪,反而得不偿失。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
        想要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就要充分反思自己,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把学生培养的目标从成绩优秀到思维活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对于习题的讲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是去吸收,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允许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方法的尝试,将课堂变成一个学生与老师学习交流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相对减轻学习压力,更愿意去接触数学。数学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放手学生进行探索和思维发散,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数学学习有帮助,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起促进作用的。
2.丰富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极大的好奇心,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选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是当前的一个趋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引等,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和立体。比如在认识图形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图形的各个特质都展现在学生年前。教师也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开放性习题给学生做,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解题中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部分时,可以设计一个多边形的猜想练习,第一个可以露出一个直角,学生会猜到可能是正方形,可能是长方形,第二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可能会猜是一个三角形。因为学生是第一个接触多边形的概念,最后将图形整体呈现出来就是完完全全的多边形概念了,小学生会把充满趣味性的学习当作游戏,一旦游戏输了,就会产生深刻的记忆,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3.设立不同目标,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智力开发程度也不同,所以进行集中教学不能对水平较高的同学进行锻炼,也可能忽视了水平不足的同学的诉求,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留一些课外习题,锻炼能力,对于水平不足的同学降低标准,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一定要注意表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再进行更好的目标设置,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发挥合作优势
        合作学习法是近年来提及率越来越高的一个高效学习方法,由于小学生尚处在积累阶段,这时应用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固定的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强调个人力量转化为集体力量,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为小集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教师负责适时的指导,防止学生的学习出现方向上的偏差,在这样的学习集体内,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也可以激发创新意识,进行思维发散,彼此尊重对方的思考结果,实现有效学习。
结语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作为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个科目,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愿意去学习,从小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谷云芳.培养探索精神激活创新意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2008(09):33-34.
[2]秦玉英,张秀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林区教学,2001(01):9-10.
[3]杨富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数量关系运用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