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初级中学 2763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中的很大一个层面,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前发展的常态。相较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融合了信息技术之后的新型数学,更加适合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状况。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要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有趣、丰富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教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化。本文基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考进行探究,从其重要意义、目前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策略及数学概念进行剖析,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互动、跨越空间上的障碍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只有黑板和教材的局限性,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使课堂具备高科技和时代性的元素。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使教材过程更加的完善,教学形式更具多样化,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图片、视频中更加直观的进行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性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从而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还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学习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漫长人生路上的一场无止境的博弈,只有兴趣,才是促进其走下去的最为强大的推动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机械式的灌输教学,仅仅将数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的心理需求。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革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做到很多以前教师做不到的事情。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下的图文闪烁,动画以及平移,翻折和旋转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数学课堂上营造出了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这一课的学习中,单纯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明白教师在讲些什么,同时枯燥乏味的概念也让学生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产生厌恶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打破教学的僵局。首先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组动画,一个滚动前进的汽车轮胎,一个正在转动的水车,还有一个快速旋转的风车。
这些通过多媒体所展示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很容易的便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以此为例子,来讲述相关的圆的的中心对称性和旋转不变性的相关知识,将会更加的通俗易懂,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三、巧用信息技术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直观形象化
初中数学囊括的知识点复杂且具有多元化,因此,教材中除去公式概念,还设置有大量题目、案例,因此教师巧用多媒体手段,应用案例结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能更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可以配合信息技术多媒体演示功能,针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来实施有效教学,如形象化抽象问题、趣味化乏味问题、动态化静态问题、简单化复杂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答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如,教师在开展“平行四边形性质”一课程教学时,关于平行四边形运动状态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来进行呈现,引导学生从三维立体角度出发去学习中心对称图形,能提高学生课堂集中力的同时掌握数学规律。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后,教师就可在讲解教材案例时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展示多种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数学综合水平。如,教师可在课堂提问,已知条件是两个全等三角形,要求学生动手拼成平行四边形,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时候,学生通过动手拼图后,发现能拼出3种不同性质的四边形。之后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将图形运动过程展示于课堂中,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找到问题解答突破口,提高其解题能力的同时开发数学思维。
四、在后测中进行精准结果量化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准确地评价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并且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在信息技术没有引进之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后测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让结果得到精准的量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评价更加精准,为教师的精准化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通过课堂测评发现了部分学生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没有掌握好,具体数据显示:有25%的学生在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方面存在问题,不知道什么是相似三角形;有45%的学生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的理解方面存在问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对相似三角形进行判定,还有大约55%的学生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以及运用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再探讨、再评价,然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评价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的进步。良好而有效的评价方法,精准的评价内容能够让学生感觉自己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在学习时也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其中的困难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最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巧用信息技术解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诸多积弊,使学生在直观形象、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确目标、精准把握重点,巧妙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数学素养,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炯.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9(18):45.
[2]邹团军.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64.
[3]李晓慧.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