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楠
合肥市蔡岗小学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创新教育要从学校的基础教育抓起,从基础学科抓起。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方法和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能是机械地认知和记忆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和数学规律。由于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实践中,根本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针对以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对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要把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此总结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学习知识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数学知识中进行思考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集中學生的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进行《千米与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千”的度量单位,能够理解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之间的换算。因此,在进行千米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进行实际测量,学生很快测出学校跑道1圈的距离是400米,那么绕着操场跑2圈半就是1千米。这样,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自己从家里走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学生由于对距离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因此估计出来的数值和实际不相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测,让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比如数一下从家到学校有多少步,然后测量一步的距离,就可以得到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初步的认识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营造师生和谐的课堂交流氛围
组织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在感受到更多的平等自尊的环境氛围下,也会有更多的创新创意的想法,因此,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关注和尊重,要大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想法。
教师要能够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服务,尤其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很可能在与他人的比较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偏差性表现,并且及时的做出干预,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助力学生有更多的创新表现。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创新思维能力不像成绩是肉眼可见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差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鼓励创新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较强学生的价值,使这部分学生起到带动作用,实施分层教学。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得到的锻炼不同,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论面对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首先可以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入手。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并能展现自我的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乐于探索、追求未知的欲望。让数学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成为学生孜孜不倦、乐于探索的知识殿堂。
小学生天性好动,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和启发他们动手动脑,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有哪些数学与我们紧密相关”的一节问题时,教师可以列举出“钟表”的例子。启发同学们回答:时间在钟表上是如何体现的?时间对于同学们有什么重要作用等问题。有的同学会积极回答:钟表上的时间可以提醒他们该起床了,上学的时间到了等等。老师可以布置作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他们心目中的“钟表”在纸上画出来。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同学们画来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钟表,但这些,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同学们动手实践,得出并学到数学知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也会特别深刻,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一个看似简单的动手操作学习过程,实质上却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学习过程。
总之,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要不断创新,改善课堂教学条件,打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育水平,富有爱心,给学生更多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数学,将数学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春敏.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43-144.
[2]? 杨德.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