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海量阅读教学模式开展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瞿家勇
[导读] 在小学阶段开展海量阅读,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且具有深远意义。
        瞿家勇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四小学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海量阅读,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且具有深远意义。海量阅读不仅可以推动学生的语言文字储量,也可以帮助他们熟悉汉语的运用,掌握汉语的组织和用法,增强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海量阅读;阅读教学
学生的阅读量少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海量阅读恰好有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良好地开展海量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策略的指导,把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质量提升起来。
        一、彰显时代特色,渗透国家意识
        很多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认识迷惘与目标不清的现象,语文阅读也成为他们眼中的负担,这严重影响到海量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意识,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团团和圆圆》就是两岸关系发展与变化的深入刻画,寄托着所有中华儿女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而《中国红》这篇文本既向学生们介绍了红色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含义,同时也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中国心与中国情。教师利用这些文本教学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经历的困苦,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及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怀,这些都能够给小学生们带来全新的思想冲击,激发学生们的视野与眼界,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保持正确认识并形成强烈的阅读需求,为海量阅读教学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二、关注儿童视角,合理选择文本
        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语文阅读,他们在文字语言积累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海量阅读的有效开展不能够脱离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需求展开阅读教育与海量阅读引导,进而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意识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就选取了《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这篇科普文章,文章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知识,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及广阔的宇宙,儿童的心理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渴望,这类文章通常能够赢得儿童的喜爱与关注,同时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对自然世界与宇宙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及阅读思维的过程中要有效借鉴语文教材的内容,选取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趣味性文本,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开展文本阅读,从文本阅读之中收获知识,通过海量阅读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坚持审美教育提升审美意识
        海量阅读并不是要学生们毫无选择地展开全面阅读,而是要坚持学生审美意识培养,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海量阅读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不仅仅能够判断出文本内容是否优美,更能够用正确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和评判自己身边的事物,这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审美教育,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判断文本美学价值,从教材文本之中感受到语言、思想与情感的影响力,进而学会自主选择和判断阅读材料的优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所选取的《晨光》《叶子的眼睛》《世界多美呀》等阅读材料呈现出文质兼美的特征,向学生们展示了汉语的音乐美、绘画美、形象美、节奏没、真挚美、哲理美等等特征,这也为审美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选取相似文本展开深度阅读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意识。
        四、提倡表情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海量阅读的深入开展不仅仅要求学生们阅读大量文本,更要求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文本的思想与情感。小学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积累还未能达到较高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表情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背后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改变传统文本阅读过于单一的阅读方式。例如在《咏华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寇准情不自禁吟诵的诗句,使得学生们感受作者那种不经意外露的饱满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相似情况,鼓励学生们要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加强学生们对于“情不自禁”的理解和认识。
        五、加强阅读交流与分享
分享这件事是海量阅读的重要举措,阅读不能闭门造车、埋头苦干,教师要带动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以良好的集体氛围带动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建立好分享平台。以《水浒传》的阅读举例,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阅读计划,运用两个月时间读完原著,并坚持每天课前三分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或讲演活动,让学生发表读后感,或以自己的话语来重复昨天阅读的故事片段。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共同解答,这样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促进阅读材料的理解也可以提升阅读氛围。
        结语:
        阅读能够将不同人的思想与情感运用文字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交流方式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阅读相较于其它知识文化获取方式而言具有更强的优越性。海量阅读是学生们语文素养提升与知识体系构建的可靠方式,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策略积极推动海量阅读在小学教育中的全面普及,进而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深化丰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慧.小学语文“四要式海量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7(15)
        [2]田娟.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6(06)
        [3]孙丽君.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四重奏方案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