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莲
内蒙古赤峰市第三实验小学024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如硬币的两面,不可割裂。本文着眼于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从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对学生和教师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现状,继而对二者有效结合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分析
引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培养良好语感、养成阅读习惯和提升语文素养的重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聚焦文本,提炼阅读方法,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阅读中激发写作欲望,渗透情感教学
对于语文这门人文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知识出发,做好情感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他们对阅读与写作的感知力。教师通过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深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构思提供一定的情感基础,实现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双提升。
二、在续写中巩固阅读水平,激起创新欲望
教师可采用续写的方式,即让学生对文章情节进行续写,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续写可以让学生在熟练阅读文章、掌握故事情节梗概的基础上,在深人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续写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立足于课文创作的背景和具体内容,感悟整篇文章的思想主旨,并梳理故事的线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把握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
三、改变教学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被强行割裂了,这种教学观念必须得到转变。众所周知,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科目,它还是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基础技能,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精力转变到引导学生认识和体悟优秀作品中的情感上,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爱上阅读、爱上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经历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所思所想的神奇经历。
四、以读促写,丰富写作素材
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使文章读起来有血有肉、筋骨丰韵、深入人心。写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写作素材简单堆叠到一起,各项素材的选取还要做到繁简适当、思想统一,这些技巧的学习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阅读素材或清单,该清单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适用不同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同。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优秀杂志、准备素材本、设置素材分享课堂等渠道,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途径。
五、通过写作,提升阅读能力
写作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它能表达情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写作者的阅读认知能力。明确强调写作教学,并非说要脱离阅读,而是采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练习与实践中掌握写作知识,对文本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思想形成深刻的认识。应以文章中的重点句、关键字、空白处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旨与内涵。此外在设计指向写作目标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凭借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科学整理与总结,从而养成优良阅读习惯。另外通过写提纲、画结构图等方式设计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概括研究以及写作等领域的能力。在当下的小学生读物中,学生更多的阅读题材多是叙述性文章,或者是散文等等。在阅读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叙事性文章,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增加阅读的广度,多涉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体都接触后,才能清楚文体特点,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联想归纳,提升学生阅读综合能力
在阅读教学时,由于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保证达到阅读的教学效果,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教学为一案的精简严密,突出各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为此教师则可以制订节段导引文章的群文教学策略,通过一此经典的节段进行阅读教学,并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可以在课后的时间进行文章的主动学习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实力。
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阅读过程中不必让学生掌握过多知识点,可以以课内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整合归纳能力。如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收集分析,在小学六年的教学阶段,其中包含了大量经典优秀的文章,其中部分文章都是出自同一位作者。通过将其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通过文章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诗人李自的名篇佳作就非常多,学生则可以收集对应作者的古诗词,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作者思想的豪迈,让学生可以从中解读出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为了让学生对比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之间的异同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筛选出现代的诗词,让学生通过对现代诗词与古典诗词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诗词的记忆效果。
此外,还可以是对同一情感的文章进行筛选,由于一篇文章的情感无法充分地感染学生,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本中筛选相关的教学文章,进而通过多篇文章的情感叠加,更好地渲染文章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培养小学生爱国思想和家国意识时,则可以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找出表达爱国精神的文章,小学生从课本中则可以筛选出《詹天佑》《钱学森》《长城》《故宫》等优秀文章。从《詹天佑》《钱学森》两篇文章中,学生可以读出民族气节,读出中华儿女的坚韧和智慧,读出主人公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而从《长城》《故宫》的文章描写中可以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中华文化的精髓,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结语: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十分直观的影响。尤其小学阶段,语文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综合学习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毫无疑问应是有机结合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固有教学观念、以读促写、以读悟写等策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强化学生情感表达,最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新芳.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