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玲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中心小学365116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下,小学的主要课程语文学科兼具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作,在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内,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如何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引入了海量课外语文资源,新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使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说老师“煞费苦心”,搜寻资源不易,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参与度很高,整堂课也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但是这些所谓的“出彩”环节占据了教学一半的时间,最基本的生字生词都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讲解,对关键语段的理解更是浅尝辄止,学习的主题都去哪儿了?毋庸置疑教育理念是舍本逐末的,只关注形式怎么会培育学生的能力呢?核心素养理念的树立要求教师改变追求原有的过分在乎形式的教育理念,如果能够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之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标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资源,采用恰当的方式,是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一、对阅读教学的内容等进行适当的拓展
老师需要合理地使用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等进行有效的把控,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在确保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节能、阅读水平的前提下,更好地转变学生对待阅读学习的态度,确保阅读的有效性。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合理地使用课前提问、课中讨论的新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学习中,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当然,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也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断地提升教学的互动性,提升学习的效率。鉴于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够有效地提升理解能力,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分析,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等合理地引入,可以播放一些有关的视频等进行复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二、合理地构建阅读情境
在过去的阅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主要被局限于课堂中,久而久之就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激情。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老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新型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积极地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构建要遵循灵活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境的质量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老师在设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从现有的学生学习情况和阅读习惯等方面切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室中的某个角落设定一个读书角落,多摆放一些课外书,定期举办一些小的课外活动,比如可以是演讲比赛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有效的学习气氛,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除此之外,阅读教学的场所选择并不一定是课堂,还可以开设新型的阅读场所,可以是校园内的某个地方。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触摸春天》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积极地带领学生到校园的操场中或者是学校周围的公园,真切地感受春天的魅力,感受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感,这样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让知识变得更加趣味直观,阅读体验会更加愉快,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也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其中。
三、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的水平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关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使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构建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从多个角度以及多感觉器官出发学习语文知识。学生也要在思想上重新重视阅读学习,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要抓住学生猎奇心比较重的特点,合理地设定一些小游戏,确保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气氛中,不断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融合,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
阅读和写作之间有效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师在不断指点学生学习和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传递,老师也要发挥出自己引导者的角色,更好地对学生的作文点评,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当然也要及时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节能,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阅读和写作有效融合,不论对于提升写作水平还是阅读能力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一直都是目前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老师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这项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好地采取措施应对教学中的问题,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然后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丰富,抓住学生的眼球,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志芳.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97.
[2]李贤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62-63.
[3]龚文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农家参谋,2017(19):127.
[4]罗安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0):113.
[5]李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