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邓乐明
[导读] “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是语文课和思想道德课所关注的对象
       
        邓乐明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祥符镇塔前小学,江西 宜春330815)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是语文课和思想道德课所关注的对象,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数学课堂中也要有一定的教学体现。毕竟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而数学课程中也涉及到很多人文科技的知识概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极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数学课堂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健康的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
        
        一、导语
        我国的教育发展了很多年,近些年来,国家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问题,同时也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各个学科的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指引者,社会和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未来,单位也更加注重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学校在教学中要力求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完善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五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级,不仅仅是对未来六年级进行的升学的关键,更重要的也是孩子在性格形成方面养成的重要时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顺应改革趋势,更是教学主体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五年级的数学教育,对于孩子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巩固的重要阶段。
        二、学生心理教育在五年级数学教育中的关键措施
        在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教育板块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做好备课的工作,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体现双方的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下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首先,老师自己要从自身做起,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五年级是一个相对模仿时候较多的年级,老师就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人,自然也就成为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对周围事物的判断方向和情感态度。

研究表明,善于激励学生、活泼开朗、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往往容易受到学生喜爱,而且教学效果比较明显。数学教育对于很多孩子在相应的练习当中是过于困难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进行五年级的数学教育当中,懂得一些心理知识,明白如果孩子遇到学习的困难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将会是影响一生的重要影响。
        在课堂上进行知识面对面授课的时候,老师对于课堂突发事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够缓和课堂氛围,不至于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不会影响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课堂上进行知识系统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是衡量老师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将知识愉快地让学生进行接收,则考验教师是否懂得孩子的心理,数学的学习需要反复的练习和刷题,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数学老师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学习心理专业相关的知识。
        其次,数学知识并不是来自于繁杂的数学公式,而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又服务于生活,二者相互依托,相互并存。在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人教版的教科书当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兴趣,培养情感”。这就要求了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将生活中数学问题可以很好地代入到课堂上,将课本上的数学问题幻化成数学思维,将这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数学问题幻化成数学思维。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数学知识中包含许多抽象概念、乏味的运算法则等,学起来比较枯燥,通过生动、有趣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取感悟,促进健康心理发展。这就是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上进行相应的心理教育代入的重要性。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思考。
        三、总结
            根据上面的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科学精神、优秀品质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上,也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将这两种情况都进行相应的考虑,我们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老师,要从自身出发,发挥榜样的力量,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基调,优化教学措施,构建良好心理状态,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滨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86.
        [2]林清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