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李代莉
[导读] 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将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完小 李代莉  564104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将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德育教育形式。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有关道德品质的内容,因此能够与小学德育教学进行非常好的结合,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不能持续地接受德育教育,这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阻碍.本文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希望能够让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处于吸收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传输还是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都极为有效,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内容、作者以及一些优质的偶像为学生传播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此时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深入地钻研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借助其中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德育资源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以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是快乐的》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描述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然认识了来自于贫困地区的一个小男孩,通过与其进行短暂的相处后,保罗的心灵被小男孩的言行所震撼,使其深刻的意识到“给予是快乐的”。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实感受,而且还可以激发小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下讨论:是否你希望有这样一个的哥哥吗?是否你愿意当这样一个的哥哥吗?这样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既能够使小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而且还可以在学生心中孕育“爱”的种子,进而达到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
        二、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德育教学的课外延伸
        单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实现德育培养,显然教学途径较为单一。


因此教师应考虑将德育的“课堂”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和范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接受自然的道德熏陶,从而学生能够自发形成较为端正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认同。第一,教师可大力倡导学生在课余广泛阅读我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通过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读古典文学的了解程度,在优化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及认同。第二,学生也可以发挥当前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观看德育方面的视频等资料,听古典文化方面的音乐等实现对自身德育方面的教育.如当前受到广泛好评的《百家讲坛》《中华礼仪之美》等节目,便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传播平台。该类节目以全新的媒体形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传承,学生可通过观看甚至是参与节目来获取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形成该阶段理想的德育效果。学校也可通过组织读书、征文及歌唱比赛等形式,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逐渐完善自身的道德意识。在假期期间,学生还可尝试参与各类公益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帮助他人形成相应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德育工作更为真实有效。
        三、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可以被改编成各种的话剧、情景剧等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改编,然后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在改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原先文章所没有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关于道德品质的,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排练的时候了解这些道德品质,并且增强对于道德品质的认识。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乌鸦,然后给学生一瓶水,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喝到水。除了课文中乌鸦所使用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其他的方法去喝到水。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创造力很容易被激活,会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喝到水,如有的学生用吸管去喝水,学生解释为这是小麦的秸秆。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过程当中,应该从全方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提升。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教学与课本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当中明确自己的道德信念,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江家财.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47-349.
[2]许文丽.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80.
[3]张珍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8,5(07):337-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