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张恩集
[导读] 近年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在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道德与法制这门学科,从德与法的角度让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全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教材的安全教育内容,让学生辨析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关系,提高其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懂得以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安全,让道德与法治中的安全教育更具实效。

黄家坝街道完小  张恩集  564104

摘要:近年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在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道德与法制这门学科,从德与法的角度让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全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教材的安全教育内容,让学生辨析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关系,提高其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懂得以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安全,让道德与法治中的安全教育更具实效。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
        引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通过宣传和普及宪法、道德规范等教学,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索的精神,塑造小学生积极、乐观、勇敢、善良等优秀品德。安全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优势,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自我规范的能力,为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保障。
        一、利用移动互联,激发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秉承的教育理念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恰当的引导与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对这一科目的热情。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借助口头举例、图片演示、实物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现在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而言,不足以激发其兴趣。因此,教师还应寻求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及工具更多,能够开展形式更多的安全教育,并让学生保持对教学的专注。例如,教师在进行用电安全的课前探究时,可以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演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用电问题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伤害。在线直播的方式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虚拟AR技术,让学生通过模拟环境得到真切的感受。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本身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借鉴学习,来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
        二、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和正常的数学、英语不同,它的教学成效更侧重于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并转为实际运用的程度。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与法治观念时,还要让其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过于死板,需要随时和学生进行互动,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趣,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安全教育,学生会更愿意配合教师。


教师在上课时,可对重点知识进行亲身示范,在加强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印象的同时,又拉近师生关系,或者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互动过程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道德与安全,是否拥有了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在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当讲“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带到课堂当中,为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再让学生到前面进行实际操作,并让学生讨论纠正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以此保证学生真正掌握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避免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安全威胁。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亲身操作,教师可以既与学生拉近师生关系,同时又教导学生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课堂实效。
        三、模拟安全情境,拓展安全教育
        从本质上来看,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安全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当有关内容讲解完以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与将来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进行演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例如,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中的“守规则要自觉”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交通规则,加深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程度,教师可具体在课堂上模拟学生行走的情境,使得让学生将自己刚刚学习的知识付诸实践。可选派一位学生扮演“警察叔叔”的身份,而其他的学生则需要扮演过马路的学生。教师可借助教学用具,模拟红绿灯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红灯、绿灯的转换。在过马路的过程中,需要由学生自主判断,根据红绿灯变换情况通过马路。而扮演警察的学生则需要发挥指导作用,确保“道路”通行的安全,也帮助学生加深对安全问题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的安全教育需要教师去深入挖掘,并让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多层次地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为学生的成长环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长波.关于小学实施安全教育的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46-148.
[2]唐俊,余才权,张家术,葛超平,杨蓉,饶春英.浅谈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17-420.
[3]黄雅芳.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华夏教师,2017(04):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