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刍议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钏爱祝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一中学 钏爱祝 6791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化学学习已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糊涂。但是在教师的准确组织和引导下,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则可以由浅入深地各个击破。在课堂上学生动手协作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动脑分析问题本质、动口描述规律特点,在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思路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接触到问题的本质,使困扰学生的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化学学习兴趣。
        (二)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接受老师传达的知识。小组学习是老师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本着成绩优秀的学生引领成绩较差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放弃班级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将班级内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课堂中老师不再是单方面输出知识,而是教授知识时提出化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对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解放。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后,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空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学习也得到了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一)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合理分组,是一个基本前提,先对全班学生实现小组划分,才能为后续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层次化的小组划分,也就是一个小组内,安排化学水平存在高低差异的学生进行组队。简单来说,先对全班学生的化学水平展开考察评价,从考试成绩、上课积极性、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综合评价,将学生分为拓展层、提高层与基础层三个层次,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第二,就是同水平小组划分,也就是基于学生化学水平的考察结果,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这两种不同的思路,从基本功能来讲,第一种更好,因为学习小组的学生存在水平高低差异,通过合作,高水平学生才能对低水平学生形成带动作用,引领学生发展提高。
        (二)设置合理的小组讨论时间
        在为小组布置了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应当为学生留置一定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加以了解,并检查个别学生的学习行为,避免个别学生垄断小组发言,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调动,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引导小组中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提高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2)对小组中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小组责任感。(3)倾听学生的想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加以肯定,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对学生的教学活动给予一个客观、肯定的评价,并对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进行语言上的鼓励,鼓励学生在下次小组学习中参与到讨论中,教师通过最后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的困惑。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更加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逐步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每一名学生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和自我提升,从而实现有效性的化学课堂教学。与此同时,每一名小组成员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促使其学会小组分工与小组合作,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花艳.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15-216.
[2]陈明纲.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79.
[3]何小军.化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辞赋,2019(10):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