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高丽芳
[导读] 数学学科始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础学科。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开封小学校 高丽芳 628314

摘要:数学学科始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础学科。但是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吃力,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优秀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趣味性游戏。游戏本身就有着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优势,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快速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数学思维
        引言:数学与游戏有着很深的渊源,且游戏也一直伴随数学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不仅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适时将趣味游戏引入课堂。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游戏,使数学游戏体现生活化
        小学生年龄小,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事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设计数学游戏时,教师不仅仅要注意趣味性,还要突出生活化。比如,教学完“认识人民币”这一节的内容后,学生已经认识了基本的人民币面值,也了解了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但应用还不熟练。为此,笔者设计了“大购物”的游戏。出示一些不同的商品,并且标上不同的价格,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鼓励小组之间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能快速说出最佳购买方案,那么该小组将获得此商品。最后,比较哪个小组获得的商品最多。在此游戏活动中,学生熟练了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体会了人民币的作用,社会实践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对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巧妙利用猜想游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猜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在课堂上引入猜想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探索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趣味算式,如444×2、333×2、222×2、111×2。给出了这些算式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猜想:这样的运算有什么规律?当学生提出猜想结论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计算,以验证猜想.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总结出一些数学方法与思想,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多样的游戏形式
        现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多样化,因此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时,也需增加其丰富性。


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存在较为畏惧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运用游戏创设相对愉悦的情境,引导学习走进该课程中。比如,在进行加减法学习时,大多数小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在现实中不知如何进行合理的运用,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狼抓羊”的游戏,教师扮演大灰狼,并提问学生:“小羊有6只,被大灰狼抓走2只,在还有几只小羊呢?”借助此类游戏让学生有参与感,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立方体时,可以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之间开展观察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和圆锥体的游戏,在基础中等的学生之间开展根据立方体画出不同方向的投影图的游戏,在基础很好的学生之间开展通过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图形,猜测具体是什么立方体的游戏。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之间开展不同的数学游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重视课堂竞赛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参加趣味性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践证明,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竞赛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来说,竞赛主要是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去开展,但以小组为单位的为主。在小组参赛中,各个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优势互补,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多媒体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具备很多的优势,比如拥有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素材,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也可以起到简化抽象知识点的目的,让抽象化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更贴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融入游戏教学活动中来,将隐藏在游戏教学中的内容深挖出来。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知识点以趣味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岗位职能作用,灵活运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展开知识点讲解.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来开展游戏教学,这样才能够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为学生后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建建.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实施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84-85.
[2]张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3):151-152.
[3]胡亚军.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