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刘林
[导读] 新课程改革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堂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化处中学 刘林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堂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它与其他的课程有所不同,这门课程会更加的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学校不应当仅仅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也应当重视学生的操作技术,所以我们要构建出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套完善的教学系统是有必要的,学校的软硬件配置如果不够完善、不够非常有必要的,学校的软硬件配置如果不够完善、不够先进,就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甚至一些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一定的误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和教师比较看重文化课程,对于信息技术等一些技能类课程并不重视,甚至部分学校和教师错误地认为学习这些课程会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效果,浪费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我国大多数学校每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程,有时这一节信息技术课还被学生用来复习文化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无不体现出学校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
        (二)讲解过多缺乏练习
        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教师讲的过多、而学生练的过少这一对矛盾是非常明显的。也恰恰是由于这对矛盾的出现,才导致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难以为继。结合实际调查及个人工作经验,了解到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课堂当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基础技术的讲解。以45分钟一堂课为例进行分析,前30分钟基本上都是进行课堂知识讲解和学生的学习,而只有最后的10~15分钟时间,教师才会把学生们手中的台式计算机权限打开,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由的操作.在前期压抑的过多、导致在最后15分钟的练习时间内很少学生愿意去练习。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合作教学,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自由,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建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地。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和理解力等因素,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先一步指导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的学生,这些学得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下一步与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结对或多人小组“互助”教学。教师要巧妙营造学生自学和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为初中生建立一个自由、协作、研究式的学习模式,其间注重启发式和探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间的合作参与度、探究积极性。例如:教师选择国庆节主题,以一段酷炫的PPT数字故事动画,使用国庆节阅兵PPT动画导入,贴合操作任务,激起了学生对动画效果设计的学习热情。突出强调选择合适的动画和切换效果提升PPT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恰当合理地使用技术的能力。
        (二)微课设计,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
        无论是在过去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验收过程当中,都可以发现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实际上也是由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讲的过多,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多,却忽视了学生们自主操作和自主练习的机会。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之处当前应在微课教学环节中设计专门的教学模块和时间段,用以弥补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缺失,通过5~10分钟或者是10~15分钟的短暂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在学完某项知识以后快速的投入到练习中去,以达到知识巩固和成果检验的目标。
        (三)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差异化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深入学生的实际,努力把握好第一手资料。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订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基础,有目的地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在《文本信息加工》这一课的内容学习中,教师要先通过多媒体作品展示,让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加工有初步了解。随后,教师将需要修改的文档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熟练运用Word或WPS等软件加工文本信息,并且能够需要对文本进行综合设置。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因为信心不足或懒惰心理,学习时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老师想办法激励学生。对于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培养其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其兴趣,根据学生兴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立目标,并督促学生达到。
        结束语
        简言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参与学习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任务教学、开展真实教学,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明林.试析信息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J].安徽教育科研,2019(23):65-66.
[2]庞宇.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6):74+76.
[3]李晓莉.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J].才智,2016(3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