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熊亮
[导读] 现在很多学生缺少锻炼,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很差,当然有些天生的体质差,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体育课上他们能避免就避免,并且有些学生严重厌恶体育锻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体育教师要在田径课教学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提高他们的体质体能。

熊亮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顶山中学
【摘要】现在很多学生缺少锻炼,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很差,当然有些天生的体质差,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体育课上他们能避免就避免,并且有些学生严重厌恶体育锻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体育教师要在田径课教学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提高他们的体质体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36-01

        在传统初中教育模式下,体育被认为是一门娱乐性的课程,在不少家长眼中,学生就应该呆在教室里认真学习,体育运动占用了孩子学习的时间,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也逐步否认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学校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注度提升,体育田径教学受到重视,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深化田径教学成效,乃是当务之急。
        一、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支持较少、教学设施匮乏
        毫不夸张地讲,作为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支撑,经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它的保障,初中阶段的田径项目就难以支撑下去。同时,由于运动项目在各方面都需要很大的花销,这就意味着资金的充足程度,对于运动员的整体训练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定期足额地提供运动训练资金,以保证其运动水平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这一点必须得到体育训练上层管理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在初中的教学地位并不是很高,极易被忽视,因此学校几乎都是依赖政府的资金,筹集经费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也很少有企业会填补这一空白。由此可见,这些缺乏经费来源的不足之处,直接影响着田径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缺乏资金,许多初中学校,体育器材尚有待补充,更有甚者一些器材由于长时间使用,受损非常厉害,用他们训练也会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体育场地的建设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很多学习还没达到标准。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可能由于欠缺对田径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初中生认为的田径运动都是无聊乏味,且非常艰辛的,而他们只有通过非常刻苦的锻炼和训练才才能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一运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没有兴趣参与此活动,也正因此,田径活动在初中学生中并不太受欢迎,导致田径运动难以在体育教学中有序进展,所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强身健体,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举步维艰了。
        (三)教学内容单薄
        遗憾的是,田径训练在体育教学之中很少出现,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只是单纯的了解一下这一科目,教师也不太重视田径运动,一般只有十几到20几分钟的跑步和体操,更不用提去趣味的田径运动。到了快要下课的时候带学生转几圈,慢跑等,起到放松身体,舒缓神经的作用,让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的体能状态,并没有开展更多的有趣味的田径运动。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
        (一)重视细节教学,发展学生的田径运动意识
        在由多种运动形式构成的田径课程中,教师除了完成主要田径项目的教学任务,还应从细节上提高运动要领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在进行田径运动教学时,可先给学生呈现动作的结果,并令学生仔细观察细节;其次,使学生对运动细节与要领进行总结,总结采用自由发言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集和评价;再次,教师应将田径动作进行细节分解式讲述,并使学生进行模仿,教师针对学生的运动细节模仿进行一一指导和纠正,通过重复性练习提高学生的田径动作正确性。细节教学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运动误区,避免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肌肉或关节受损的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对田径动作的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其运动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田径专业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再辅以教师的口头讲解、动作演示,以具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体育动作。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理论知识内涵,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理论知识,并且在田径运动时使用标准的动作,提升田径运动水平。在田径训练中,制定丰富的训练活动计划,设置不同距离的田径训练任务,记录学生任务完成时间,同学间相互竞争,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设置4×100跑步活动,让学生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三)加强体育教学条件的有效改善
        初中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是促进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在财力与物力上多给予初中学校一些支持。相关部门要在体育教育组织体制的制定,管理方法的改善,后勤保障的充实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切实解决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难题。学校管理者应当合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资金进行有效分配,关注学生的体质提高,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支持。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力度加了,自然会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在政府部门与学校改善田径教学条件的同时,教师个人也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开发特色化教学资源,利用可以利用的废弃物或者当地资源,丰富自己的体育课堂,像学生所用的沙包、皮筋等,都可以成为田径教学的重要工具。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应针对其教学发展问题作出相关改革,包括创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内容。教师只有不断以教学具体实践为基础进行反思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军.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分析[J].考试周刊,2020 (78):133-134.
[2]康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 129-130.
[3]许维英.初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中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4):65-66.
[4]康颖珠,陈峰,雷志文.在职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发展路径的问题与突破[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3):126-127+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