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策略 黄黎明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黄黎明
[导读] 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其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初中历史教师们需要做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注重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中的渗透,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本文将从“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创设爱国教学情境”“组织相应课外活动”“借助乡土历史素材”四个角度谈一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黄黎明    四川省绵竹市土门初级中学校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其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初中历史教师们需要做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注重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中的渗透,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本文将从“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创设爱国教学情境”“组织相应课外活动”“借助乡土历史素材”四个角度谈一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14-01

        《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进而创建极具个性化的历史教学课程与校园文化。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征,教师们需要根据历史教材,随着教学的进行向学生讲述不同时期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当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积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们需要爱国主义教育与重大热点事件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一、把握课堂教学机会,注重课堂爱国主义情感渗透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们需要把握课堂教学的机会,注重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归入自我意识中。只有学生能够自我意识到爱国,才能够对爱国主义思想与行为理解的更加深刻。因此,历史教师们需要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的机会,利用具有强烈情感教育因素的教材内容,将爱国主义情感渗透到教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开展《鸦片战争》相关内容的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就可以以民族英雄林则徐、爱国士绅林福祥等为教学重点,让学生们能够在了解杰出人物的同时,感受到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利用大量的爱国诗词,向学生们阐述当时的作家与诗人的思想和爱国热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的情感因素无处不在,教师们需要把握好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学机会,不断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们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情感变化,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们对爱国情感因素的挖掘和运用,促使初中生们能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获取深刻且生动的爱国情感教育。
        二、创设爱国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们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学环境。同时,历史教师们要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解,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解读相关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事件的时代,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有深刻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还能够增强学生们对振兴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因此,历史教师们需要在教学时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爱国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



        还是以《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相关是视频资料,如鸦片战争爆发、大量白银流出、人民吸鸦片的真实情况等,从而让学生们通过视频的观看,学习到鸦片战争时期,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林则徐虎门吸烟有关的电影资料,使得学生们感受当时林则徐等爱国人士的救国爱国精神。通过这样一个视频播放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爱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组织相应课外活动,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熏陶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有许多途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都是教师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熏陶培养的途径。因此,历史教师们除了要做好课堂的渗透外,还要注重课外活动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爱国主义思想的积极影响。当然,历史教师们在组织课外活动时,需要根据教育规律正确引导学生活动,利用有益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举办历史专题讲座,追根溯源几年重要人物诞辰等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开阔自身的视野,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操。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教师们必须充分利用历史教育知识,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教师们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这样教师们才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
        四、借助乡土历史素材,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体验
        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中,情感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们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机会,利用地方历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历史,感受历史,从而实现培养对人、生活、社会现实的关怀,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人文精神。如果教师们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那么,这样的教学就难以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乡土历史素材,在周围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引导学生确立历史探索的主题,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及充分的提问准备。在课堂上,教师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讲述自己探索到的内容。这样,将给学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们利用网络搜索当地的乡土历史素材,引导他们到当地的博物馆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和处理。一个地方的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乡土历史素材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资源。
        总而言之,历史教师们需要明确教材的具体内容,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知识,还需要通过设计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亮. 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策略[J]. 内蒙古教育:b, 2018.
[2]杨霞.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J]. 新校园:阅读, 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