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研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任萍
[导读] 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任萍    四川省北川中学
【摘要】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22-02

        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更多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这门学科,带着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这门学科。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要跟随时代的变化,做出更多创新的调整。在高中阶段,教师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扎实学生们的地理理论知识,更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学为所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要真正为学生们着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之下,高效而满意地学习高中地理所有的学科知识,让知识变成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学科素质。所以,兴趣是所有一切的开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能像春雨润物渗透学生的心田,从而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调空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高昂情绪,则教学效果倍增,否则学生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为人师表,以真挚热诚的情感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常被冷落的后进生,让学生感到被重视而不是被抛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易,都应认真的给予分析或引导,不挖苦,不讥讽,多赞许,多鼓励,促使学生接受来自教师的情感支持的同时产生了对教师的好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以教师应真情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二、上好绪论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学生接触高中地理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对地理的第一印象,因此上好这第一节课至关重要。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中有千奇百怪的地理现象:沙漠中的水并不是从天上降的、沙漠中的绿洲、海市蜃楼等,从地球转动到世界各地的景观风貌:从资源的开发到保护等,以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为广度向学生们介绍地理风采,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是有趣的,并不只是书中枯燥难懂的理论。例如,在自然地理绪论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本开篇以及地图册上的彩色图片,不仅有地球的整个面貌,还有地球周围,整个宇宙的壮观风貌。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视野具有局限性,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就会被这些雄阔景象深深吸引。再向他们提问:太阳为什么会有东升西落?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平原,有的地方是高原?为什么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经济落后?等等。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地理知识。
        三、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之前的地理课堂上,只有少数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而其他学生则持消极态度。根据地理特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听优美的音乐,看生动的屏幕,多方位调动学生感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状态轻松愉快、热情饱满,使地理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知识和兴趣结合并达到一个熔点,焕发炫美的光彩。老师要充分利用电子教育(投影、幻灯片、视频等)形象、直观、生动和传染力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心脑感知能力。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形成过程非常抽象,如不能实时形象展现,学生会觉得迷雾重重,百思难解。通过教学软件、网络来创建模拟运动现象和过程,则抽象变形象,静态变动态,并且解释精确,困难将被解决,教学效果则快速达到。在一节课中,教师不能过度重视知识的解析,不能面面俱到,语言过多过繁容易让学生们一头雾水。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现代的技术手段丰富了地理课堂,也辅助了教师在很多知识点解析上所不能解决的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它成为优化课堂教学和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外、校内外、课内外各种有用的地理资源调动起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充分借助和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地理问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即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游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就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等现实性地理问题进行讲座、座谈;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地理视野。
        结语:
        概而论之,兴趣的培养对学习高中地理而言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兴趣能够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只有对地理持有兴趣,才会有不断探索地理的精神,才会积极主动去学。在学习高中地理时要注重方法,将地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中发现地理学习元素,将课本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加强日常的地理知识的积累。多参加一些地理实践活动,保持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黄晖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J].新课程,2020(42):20.
[2]曾炜.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