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问题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李俊美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随着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深入,人们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并将这种教育观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除了教书之外,更重要的是育人。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以及生活当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与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问题探究的角度出发,旨在为了促进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朝

李俊美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25665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随着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深入,人们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并将这种教育观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除了教书之外,更重要的是育人。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以及生活当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与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问题探究的角度出发,旨在为了促进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94-01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差等特点,其本身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或者干扰。一旦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出现行为偏差,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监督和保护学生的重担。在数学课程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思辨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一、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数学中的前提
        (一)加强数学教师和班主任的联动
        在现实的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各科教学都是独立分开的,彼此之间很少存在联系。就代课老师而言,各学科的代课教师一般只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培养,而很少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状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只能局限在班会以及思政课上。这就大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传播和发展,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帮助,代课教师应当对于班主任沟通交流,在代课期间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一旦学生行为表现异常要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分析能力,在掌握了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通过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改变错误的思想和观念[1]。
        (二)提高数学教师个人品德和修养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担任传道授惑的任务外,更多时候数学就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科教学当中。由于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言行都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范围当中,因此需要教师富有良好的品质,敢于自我批评,并能接受先进的教学思想。提高数学教师的个人品德和修养,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数学教师要善于了解不同学生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由于每位学生的个性不同,因此在面对同样问题时的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也不同。数学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之后,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辅导[2]。



        二、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教学课程要求
        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其成长影响巨大。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讲,学生不仅要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在学习当中树立起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要基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和特点,教师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发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德修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便是由学习所引发的焦躁和逆反心理。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掌握问题的本质,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来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互帮互助来体会友谊和团结的价值。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安排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3]。
        三、在数学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比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一直以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班会的形式开展。但这并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传播和发展。科学研究表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被激发的五感能有效排解人内心的压力。这对于长期处在压抑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是非常有力的。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也使自身的大脑和身心得到了放松,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就越小。
        (二)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一味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而未能关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要向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增进了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知识和问题的理解。当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针对心理的教育,像是学生所处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来铺平道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4]。
        (三)注重数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评价问题
        评价机制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评判数学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数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氛围和环境。科学的制定评价机制,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为改进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教学活动现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评价机制观察教学当中学生表现、情感以及陶都,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起自信心。评价机制所遵循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批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最终目的。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清楚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所在,在学科数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教学的环境、技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玉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陶慧.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陈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7.
[4]徐燕刚.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