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科学领域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刘世容
[导读] 幼儿园教育作为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以教育领域划分可分为语言表达、科学实践、艺术审美、健康教育与社会发展五大基础教学模块。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学要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展开探究。

刘世容    四川省泸县太伏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作为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以教育领域划分可分为语言表达、科学实践、艺术审美、健康教育与社会发展五大基础教学模块。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学要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科学领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18-01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实现幼儿科学领域教学任务,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精神?
        一、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1、正确对待幼儿的发问。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首先就要激发幼儿好奇心,当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应耐心倾听,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解答问题,而且有意表扬爱提问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积极去观察,发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愿望,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以幼儿而言,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兴趣,期望常影响到孩子们从事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常参与幼儿的活动,与他们一同寻找,一同探索。
        二、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氛围
        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有关的,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事物潜移默化刺激的结果。幼儿喜欢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大胆猜测、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幼儿的这些认知特点,为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前提条件。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平等、宽容的交流氛围。平等、宽容的交流氛围是儿童大胆自由表达的基础。教师是营造这种互动氛围的主角。教师在儿童交流过程中要不断向儿童传递教育的信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引导儿童自由表达。
        三、建立科学实验室,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活动材料
        为了让幼儿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探索活动,幼儿园还可开设专供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科学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教师专门为幼儿提供适合各年龄班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丰富而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探索活动。


例如,我们开展“会变的颜色”的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透明的幻灯胶片,让幼儿涂上各种颜色来代替有色的玻璃片,幼儿用自己制作的红黄绿胶片两两交叠,对着阳光探索颜色的奥秘,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就更喜欢到科学实验室进行探索活动了。为了使科学实验室始终对幼儿具有吸引力,必须不断更换实验材料活循序渐进的增加材料。例如,在认识“磁铁”活动中,我们先向幼儿提供磁铁、铁钉、木棒、布等物品,这些物品有些能磁化,有些不能,幼儿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在幼儿感知磁铁的基本特性后,再提供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断裂磁铁,让幼儿了解磁铁有两极,磁铁会断裂等知识,为加深幼儿对磁铁的认识,还可制作有关磁铁的玩具,让幼儿对探索磁铁有持久的兴趣。目前,能够买到适合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的材料很有限,几块磁铁、放大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因此变废为宝,自己动手操作材料非常重要。有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制作和巧妙利用,就能成为幼儿学科学的好材料。例如,用纸、易拉罐制成的风车,瓶子装水成了瓶子琴等等,对简单而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幼儿同样具有很高的探索兴趣。
        四、创新科学教育评价,推动幼儿自主探究
        为了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们越来越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在幼儿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随时跟进,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推动幼儿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围绕“磁铁”这个主题进行探究时,孩子们大胆猜测磁铁可以吸住什么物品。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图钉”“小刀”“小勺”“尺子”“大头针”,等等。如果教师对说磁铁可以吸住“尺子”的幼儿进行批评或直接否定,有时会挫伤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对大家的猜想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然后以“磁铁是否能够吸住尺子”为载体,引发幼儿认知冲突,进而促使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验证来寻找答案。此外,为了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我们还要创新评价主体,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幼儿、家长等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从而运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维持他们探究的热情。幼儿园科学教育要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进行纯粹的科学知识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使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得到科学、理性的认知基础,还帮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自主的探究心理,促进未来学习和成长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幼儿素养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幼儿的认知活动,增强幼儿的内在素养,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教育支撑。
参考文献
[1]陆晓健.幼儿园大班数字教学游戏设计与思考[J].农家参谋,2020(23):288.
[2]杨文.从集体教学到个别化学习: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必然[J].学前教育研究,2020(10):81-84.
[3]褚晓璐,解永红,王博文,戴竹青,薛巍.浅谈幼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新媒体的多元融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76.
[4]杨雪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幼儿园环保教育——开展“变废为宝”主题活动的途径和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9):158-159.
[4]杜文星.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210-21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