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陈云波
[导读]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数学知识难度较高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导致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大量的瓶颈,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高效的开展。

陈云波   成都外国语学校
【摘要】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数学知识难度较高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导致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大量的瓶颈,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活动教学;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08-01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在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容易轻言放弃,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教师想要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可以在教学开展中充分运用教学活动融入的形式,减少学生在学习时的挫败感,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较为具象的一项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一、动手活动的设置
        在开展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最容易开展的就是数学的动手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动手能力的提高,推进数学课堂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兴致勃勃的投入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并且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动手活动的形式也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具有更深的印象。[1]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了解,就可以在课堂开展中让学生运用剪纸的动手活动,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教师在课堂开展中可以首先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剪纸活动,如剪一些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随后又可以加大难度,让学生剪一些爱心、蝴蝶,甚至可以让学生剪出一些在日常活动中所能见到的对称图形的事物,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变化的了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建设。这样的教学形式是符合教学内容的,能够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在动手活动当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图形变换的道理,使得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数学综合素养的建设,使得学生激发起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游戏活动的设置
        对游戏的喜爱是人类的天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运用游戏活动的形式,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找到出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开展中运用游戏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2]这样的教学形式是较为新颖的,突破了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有更高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开展中设置一个“抢三十”的游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抢三十”的游戏,并且说出这个游戏到底公不公平?如果不公平,不公平在何处?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人说出1-3中的一个数字,并对这几个数字进行相加,哪个同学的数字先到30,哪个学生就会获得胜利。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找到胜利的法则,如何才能取得游戏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率的掌握,同时,在设置游戏的时候就激发了学生一定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游戏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更加投入的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
        三、实践活动的设置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掌握具体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知识的强化。[3]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其最主要的目的也是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数学知识,就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技能有所提高。
        例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开展中让学生测一测学校旗杆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测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具有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学生可以运用三角形的特质,让同学盯着旗杆的顶端看,并且通过测角仪测出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并且测量出学生与学校旗杆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形式测量出学生视线以上部分的旗杆长度,并与学生的身高进行相加,就是学校旗杆的长度。方案二:学生可以运用类比的形式,找到在一日当中影子长度与物体长度成正比的时刻,通过这样的形式根据相似三角形,测量出旗杆的影子长度,通过这样的形式就可以类比出旗杆的长度。这两种方案都是正确的,虽然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但是,高效的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使得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手动活动、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刘莹.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引发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0(17):22-23.
[2]邱富荣.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活动模块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3]谭春林.学习活动小组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20(11):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