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欧阳矩媛
[导读] 核心素养综合体现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也展现出了情景性、关键性、动态性、终身性的特点,也是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本文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欧阳矩媛    重庆市万州外国语学校  404000
【摘要】核心素养综合体现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也展现出了情景性、关键性、动态性、终身性的特点,也是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本文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049-01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所形成和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个人终身成长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包括了对掌握和理解基本知识、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尊重科学事实和规律、形成理性思维等,强调和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形成基本的技能与知识,而且要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情感体验的深化。从生物学科的特点来看,主要包含了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生命观念主要是学生基于所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之后所进行的想法与解释,在学生生物学科学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理性思维主要是运用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方式,借助合理的、理性的思维进行现象与规律的讨论与说明,对生物学科的各种问题及现象进行论证;科学探究则指的是针对生命现象而进行的观察与提问,并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最终实现研究结果的交流;社会责任则指的是借助生物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讨论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解决,强化生命、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宣传与倡导。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布鲁姆曾经讲到:孩子在教室内的行为同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是完全一致的,二者仅在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强化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注重要求学生进行科学选材,实施规范化操作,并进行各类试剂的合理选择,确保各个实验步骤有着较强的严密性,特别是要注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与流程之中。比如,在进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实验设计:首先让学生大胆假设实验的内容,并将问题提出来: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什么?借助资料的查找,学生可以发现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将以下几种假设情况大胆提出来:水分、空气、温度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后种子萌发才可能实现;水分缺少时种子无法萌发;空气缺少时种子无法萌发;温度缺少时种子无法萌发。在假设提出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假设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让班里的学生针对上述4个假设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将学生氛围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进行实验材料的搜集:各类种子、适量清水、胶水、标签、吸水纸巾、有盖的罐头瓶等,第1组将种子放入到1号瓶之中,并将瓶盖拧紧,放置于室温环境之中;第2组在吸水纸巾中将少量清水撒上去,再将种子和吸水纸巾放入到2号瓶之中;第3组中将种子放入到盛有较多清水的3号瓶子之中,并将瓶盖拧紧放入到室温环境之中;第4组按照第二组的方法置入种子,但将温度置于低温环境之中。1周之后,可以发现如下实验结果:2号瓶对温度、空气、水分三个条件全面满足,种子萌发了,而其他瓶子中的种子并未萌发。


借助这样的实验学生就能够基于生物知识学习形成循序渐进的认知,强化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借助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理性思维
        生物学理性思维主要指的是在对事实和证据进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借助务实严谨的求知态度,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以达到一定水平,而在理性思维中,抽象思维是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挖掘,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模型建构的方法进行学习开展。比如,在进行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学习过程中,在进行细胞观察时,需要学生对显微镜的应用方法进行掌握,而实验开展过程中,显微镜的应用也是基本常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因此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实验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的操作应用进行了解。第2章重点则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此时学生不能仅仅掌握各类实验器材的使用,而且还需要对各类试剂的应用方法进行了解,对实验的一般流程进行熟悉,包括实验的方法、步骤、材料、用具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第3章则是以构建模型和呈现对照实验等例子为主,借助具象模具的帮助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抽象概念。第4章则注重探究性实验训练的开展,比如绿叶中包含了哪些色素?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叶绿素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在开展提取和分离叶绿素的相关实验,对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仪器进行准备,对实验中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准确掌握,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过程的了解,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带动学生实验操作积极性和有效性的提升。
        (三)借助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核心素养就是社会责任感,借助生物的学习帮助和引导学生对与生物有关的社会议题进行关注,并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加强对健康生活、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等相关生物知识的宣传,并借助生物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生物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让学生对稳态与健康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理解。生命的健康又包含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层面,借助生物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化体质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层面,则重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阳光、积极的心态,向他人进行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知识的宣传。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针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课下实验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对学校周边河流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将调研报告写出来,尝试提出水质改善的方案,这样就在生物实验课程中实现了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强化了学生生物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策略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借助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亚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2).
[2]印宝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浅析[J].高考,2019(10).
[3]王茂达.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19(22).
[4]霍明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3).
[5]金捷.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