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高维荣
[导读] 科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和主体性,也要充分开展实验教学,带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充分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

高维荣   重庆巫山县坪南小学  404700
【摘要】科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和主体性,也要充分开展实验教学,带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充分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27-01

        引言: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主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深度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科学知识,并借助探究与操作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是一种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在实际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环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当前现存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教育理念的问题是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虽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理念进行了一定的转变,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会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带领学生解答一些相应的习题,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成绩是绝对的第一位,开展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环节,仍然有部分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没有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部分教师对什么是科学实验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有些教师认为科学实验教学仅仅是学生的课余活动,学生借助实验的方式让自己的身心更加放松,没有意识到实验的根本意义。在松散、吵嚷的课堂氛围当中,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这样的实验方式往往是形式化的,无法取得实质的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相较于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更加关注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没有合理有效的引导和辅助学生,部分学生也会选择在实验操作环节偷懒,这些问题都导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生本教育理念无法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也是我们想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运用结构材料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结构的严密性,也就是在材料之间以及材料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结构严密的材料,学生借助这些材料进行探究与实践操作,参与到科学实验当中,并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这也是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在带领学生学习《导体与绝缘体》这部分知识时,结合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铁、木头、橡胶、玻璃等材料。在这些结构性材料当中,要有学生比较容易分辨的导体与绝缘体,也要有学生不容易分辨的导体与绝缘体,例如一些由导体与绝缘体共同构成的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大的范围内认识生活中各种结构材料。此外,还需要有水、铅笔芯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能够有更全面的认知。在实验环节,要保障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与操作积极性。通过具体的科学实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导体与绝缘体,以及它们的组合体,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参与实验、进行操作的源动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欲望和特征等因素,根据科学学科的特性,站在生本理念的角度上,来为学生设计问题,在问题的带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金鱼”这部分的知识时,首先要带领学生对金鱼进行观察,了解金鱼的外部特征、运动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等,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出具体的问题:金鱼通过鱼鳃的开合喝水,这样一直持续下去,为什么金鱼的肚子却不会被撑破呢?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学生就能开展后续的探究活动,通过仔细观察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并主动设计相应的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证明学生的假设,借助这样的形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实验中也逐渐提升自身的实验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展下一步的学习。
        结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环节,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探究与实验操作,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借助实验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晖.生本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2:132+134.
[2]朱治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