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马海工果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会给教学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并就提高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马海工果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中学  四川  凉山州  616451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会给教学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并就提高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26-01

        引言:语文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很多教师都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希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以考试内容为主,通常是考什么便讲什么,很少涉及到课外内容,同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实践较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甚至有的学生会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寄希望于教师的讲解与帮助,不善于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以及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但是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足,教学内容依然以考试内容为核心。在此背景下,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一味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普遍存在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不高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更多的扮演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表达环境与表达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自主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以《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谈一谈自己对母亲的看法,说一说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也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其他关于母亲的文学作品等。这样一来,既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表达机会,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也能加深对《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写作在语文考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回忆性三维,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父亲送他到火车站,照料它上车,同时帮助作者买橘子的情形,表达了父亲对子女的爱,作者通过深刻细腻的语言描述了父亲的关怀与爱护,文章十分感人,同时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以“父亲”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既可以对课文的某个段落进行仿写,也可以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续写,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父亲的认识来写作等。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并且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再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与鼓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以及今后成长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解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为语文教学以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以《背景》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至第三段,并分析这部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即交代人物与事件背景,为描写父亲的背影进行铺垫。在课文的开头部分交待了“两年余”,这说明作者清楚的记得与父亲分离的日期,并且作者用了“已”,这体现了作者感觉“两年余”已经非常久远。简简单单的字词,便可以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元昌. 在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中改革语文教学——从自己的农村中学语文教改说起[J]. 课程.教材.教法,2019,v.29;No.31412:47-51.
[2]潘俊英. 依据“汉语课标”与“语文课标(2011版)”之比较谈蒙古族学生汉语教材选文体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