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肖凤娟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肖凤娟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  523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从传统的成绩教学,到当代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倡导外向性竞争实力的社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更多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写作。此外学生需要在多种场合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这些都给教师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能力;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引言: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从基础知识教学到才思的汇聚,到最终的出口成章,教师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逐步的培养。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受到了一定的歧视,不爱说话的孩子没有什么值得分析的内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会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重点关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受到限制,给学生的长期发展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一、小学语文语言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表达能力教学不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不重视,将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内容讲解上,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被动,缺乏进行表达训练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沉默寡言可能形成习惯性的认知。学生长期的保持沉默,会使其愈加保守和内向,使后期语言表达校正教学中更加困难。
(二)教师将学生表达能力归结为学生的个人因素。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把学生的沉默寡言行为归结为其个人原因。如部分学生的性格十分内向和保守,部分学生在情商上存在问题。对此教师首先需要明晰,内向和表达能力之前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表达能力需要对其语气、心理、逻辑进行训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力。性格内向不意味着学生在表达或情商上存在劣势和问题。并此次展开对学生的积极教学。1
(三)人本教学理念未能有效实践。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中,教师需要保持耐心和责任意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循序渐渐的开导和训练。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只会和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使其它学生受到真正的潜在心理影响,导致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能力不断退化。


(四)对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缺乏科学方法。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中,教师需要对其语气、心理、思维逻辑进行逐一指正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表达教学缺乏合理的顺序,使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发展缓慢。
(五)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和基本礼仪。在生活语言表达中,学生可能遭到无视和挫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表达兴趣,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也需要对社交礼仪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学会倾听和合作交流。
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一)对学生的语气、语音进行训练。在小学语文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自己表达的内容首先应该被他人有效识别,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对此教师需要强调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训练自身的发音和语气,使自身的想法得到有效传达。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晨读过程中不断训练自身的阅读语气,使自身的基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二)对学生的心里素质进行有效训练。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心理因素无法完成对问题的有效思考,在回答过程中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况。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公开场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例如轮换学生进行理性课前演讲。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公平发问的策略,鼓励学生参与征文表演活动等,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不断训练中得到发展,并使学生逐步积累成就感和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素质培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行为做出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表达保持信心。
(三)对学生的语言逻辑进行有效训练。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基本的谈话表达目的。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在表达前,对自己的语言逻辑进行初步分析。例如对表达的目的的分析,对表达过程中的语序进行校正,在表达过程中保持灵活应变思维等。实际上学生的逻辑语言能力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其中包括语文学习视野不断的提升,生活经验的不断累积等,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在表达前尝试进行写作记录,防止表达中的慌乱和缺乏逻辑。2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维持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教学环境、采取因材施教的人本策略等,使师生之前保持紧密联系,避免生疏感的产生。使语文课堂的基础教学环境得以有效营造,为学生的口语、写作训练创设重要条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个性化的塑造。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需要逐步抛弃传统教学中的偏见,逐步树立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素养得到科学有效训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安太.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20, 000(005):46,48.
[2]陈超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005(004):P.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