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功键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402260
摘要:教学的质量、有效性、是否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才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的课题。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师教学和小学生受教的基础开端阶段,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将会影响小学生后续中高阶段的学习。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如何提高课堂中小学生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给其他的教育工作者以启示,让教师们最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的教学情况,为小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朗读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传统的小学教学还停留在,教师在课前进行备课,上课的过程中,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课文内容,最后总结结论,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小学生。偶尔也会随机点名,或者让小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接龙式地朗读课文。但是小学生亦不明白教师让自己朗读的用意,只是集中精神,等教师点名,或者看前面人读到哪里,然后琢磨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朗读。甚至很多时候,教师们让小学生朗读,也真的只是为了怕课堂沉闷,所以适当增加朗读接龙的环节,以活跃气氛,或者怕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分散,所以故意点名朗读,间接提醒小学生好好上课。
一、朗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首要步骤。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自己代替小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讲解,或者让小学生自己读一段,教师再讲解一段。教师没有对小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小学生自己也只是把课文在嘴上过了一遍,内心没有任何情感和触动。所以这样的教学,没有任何有效性可言,甚至不能称之为朗读教学。
二、不同文体的朗读教学方法和有效性探究
1、诗歌类的朗读教学
诗歌类包括史诗词,儿歌,古诗等。这类问题的主要难度在于,儿歌诗词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但是存在韵律,需要好好把握断句和节奏。古诗的难点是,字里行间通过对仗等形式,高度浓缩了场景、情感等作者想表达含义,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
以部编版《四季》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根据拼音标注,把整篇课文通读一遍,尤其是不认识、不连贯的地方,可以自己尝试多读几遍,其实就是先让小学生自己先读课文,自己去感知课文想表达的内容。然后教师再配合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启发小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的模样。让小学生发现,实际自己观察和想象中的四季,作者是怎样概括精练成一节节诗歌的。
随后,让小学生朗诵其中几段,如有可能,可以脱离书本,带感情地大声背诵。最后,让小学生模仿作者,自己写几段诗歌,并有感情地朗读给班级里其他同学听。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自己写的诗歌是否通顺,也给其他同学以学习和启示。
诗歌类的朗读教学主要是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仿写,从而自己提炼出长短句。
2、叙事类的朗读教学
《春雨的色彩》主要表达了不同的小动物对于春雨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一开始,以提问来把小学生导入到课文的情景中,让小学生自己描述一下,心中对春雨是什么感觉和颜色。随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小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小燕子、麻雀、小黄莺,辅以春雨的声音和图片,让小学生通过动物角色表演,从不同角度理解,为什么小动物看到的春雨是不一样的。同时,也选取一部分小学生,朗读扮演春雨“沙沙沙”的片段。
在通过多角色、角度表演和多次的朗读之后,可以让小学生分享此时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引导小学生相互分享自己朗读的体会和感想。
叙事类的朗读教学,还是通过角色扮演[1],声情朗读,让小学生从多角度、层次,不断深入理解课文的整体轮廓和深层次含义。
3、说明类的朗读教学
在低年级的时候,课文的课文多以儿歌,古诗,或者类儿歌的叙事文来增加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趣味。但是到了高年级,就会遇到介绍各种科学人文自然领域知识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不适合用夸张的语调去朗读演绎。
教师此时应该指导学生用平实的语音语调来朗读课文,通过不断地复读,感受课文中科学逻辑的严谨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比如朗诵《北京的春节》,让小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北京人过春节的,同时结合小学生自己过节的经验,来发现作者写作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2]。随后让小学生分段朗读,并且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边读边思考此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比如作者用了什么方言,语言风格是简练还是复杂。提示小学生总结说明文的结构,是递进式,还是总分式。最后,让小学生试着替换文中的词句,再次朗读,让小学生讨论,是否可以把课文中的词句进行替换,以及替换的理由,从而让小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结束语
朗读教学是小学教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准备不同的朗读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小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和学习,自身的能力也随着学习、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有所提升,所以教师也要考虑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力和需求,从而准备和推荐合适的朗读材料。
参考文献:
[1]杨爱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才智,2020(09):152.
[2]桑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