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专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510400
摘要:就目前而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如师生没有正视地理课程i+的价值,忽视或者边缘化地理课程的学习;师生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科本身的学习难度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效课堂也是常态的教学课堂,是相对课堂的低效性而言的。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探究建构高效地理课堂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引言:初中生在学习地理面临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对于课堂上介绍的地理知识并没有什么了解。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很多人没有特别的留意,即使见过接触过,也没有特别的印象。所以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难以形成真切深刻的理解,知识运用能力也比较低,解题做题思路单一、狭窄。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有积极地作用。
一、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重点。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到,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工作要向着培养核心素养,输出高素质的人才等方向发展。这对初中地理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必须在尊重课本知识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资源的深挖,既要实现课堂基本知识的灌输传授;又要保证学生能够受到更多的启发,得到更多的素质培养。因此,老师要积极从课本知识中找到培养核心素养,引发学生兴趣的关联点,抓住课堂知识的重点,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球仪”课程之前,教师分析好首先要了解课程内容和学生在教材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做好课前准备,然后选择相应的教材辅助教学。“地球与地球仪”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对地球的主要形态和地理条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选择“地球仪”作为本课的实体教具,可以选择Google Earth之类的虚拟地球软件作为多媒体教具,从而为学生积极地展示客观的地理知识。在《地球与地球仪》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课本的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球的地理知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学习环境。
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师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学生是作为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环节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最终也要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高效的课堂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前发出预习指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对教学内容有一般性的掌握。课堂中教师提供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知识的学习中,通过ev录屏视频,课堂播放提供了多个版本的“中国34个省市区地图歌”,舒缓的民歌版、轻快的街舞版,让学生体验不同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乐趣。
在《中国河流分布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中国地图,要求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我国河流的地形图,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陆地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加深学生的记忆。此外,初中地理教师在教授知识点时,应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规律,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加快记忆,如采用三字经、顺口溜、谐音等,通过形象的短句帮助学生对基本知识进行记忆,使学生在学习时的理解更加轻松。因此,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而且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设。
三、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精心设计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充分解读教材,明确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中的重点章节和重难点。围绕核心素养,中学地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强度、教材及相关教学参考资料,都有助于老师更深入地解读教材。
其次,多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精心备课,既要钻研教材,还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把学生备好才可以更好去驾御课堂,预见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节,根据学情分析,把教材内容处理成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教学构件。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
再次,对教学方法做出恰当的选择。“教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资本”。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和启发性,又要能够活跃教学过程,还要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高效课堂的效果跟踪与调整优化
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需要有一个观察、思考、总结、改进的过程。因此,地理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弄清楚影响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及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比如通过考试成绩和课后作业、习题的质量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运用能力,思辨能力;比如通过对课堂气氛的观察,去了解学生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再比如通过日常的沟通了解学生们对于高效课堂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等等。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老师不能单纯从考试成绩、做题质量去做考察,而是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方法创新和维持课堂秩序的关系。
结论: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建构给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指明了今后教学的方向,而教师们需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学习并实践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正视教学的困境,想方设法进行改善;关注教学各个环节,以局部带动整体,最终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 魏孔丽.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 甘肃教育, 2018(23):83-83.
[2]黄娟娟.初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27):48-49.
[3]徐燕静. 书备:为教师减负,为课堂增效[J]. 教师, 20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