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 243000
摘要:当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已经从过去的基本解决温饱迈向了如今的小康生活,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基于此现状,初中政治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化思维模式,而且要对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进行科学优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高效性,从而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人文精神;初中政治教学;渗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初中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也需要融入人文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初中政治的学习,学生的政治素养会得到提升,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关注民生百态和国家大事,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方面,即匡正社会成员思想、修正社会成员行为。作为一种提高人类思想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学科内容的充分展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还能加强政治修养,完善人的心理结构。而学生积极参与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能消除青少年的负面思想,促进其积极成长,又能实现其高尚的品质与人格,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人文素养视域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初中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现状
当前部分政治教育中,教师注重学生对政治观念的强硬思考,以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学生的心态文化被忽视了,虽然学生的成绩很好,但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并没有明显提高。政治课程主要表现在编制注重加快教学过程的教材,传递更多信息,忽视学生的感情,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互动。第二,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未能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乐趣,无法保证个人的发展。
三、完善人文素养视域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要求我们从人的角度出发,最终落实到人。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重点,尊重学生的本性与个性发展,强化对生命意义的宣传与教育。尤其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对人性的完善,为社会输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同时,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改变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工作与发展需求,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则需要政治教师人员能够保持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应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信息化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而对于教育事业来说,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则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工作开展当中,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当中积极应用多媒体设备,通过网络寻找素材,为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见闻,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积极以微课形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课件的制作,上传到网络平台当中,学生在简单的电子设备操作当中,即可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
(三)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
当一个政治教师自己身高为范的时候,他会悄悄地在教室里移动一些能提供积极能量的东西,而实施人文科学的关键是政治教师。因此,提高政治教师的心态对弘扬人文精神有重要作用。第一,教师必须发展正确的教育观,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作为人教育学生。二、正确对待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与学生的关系,而不是等级关系,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的关系上,鼓励学生经常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四)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它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对世界的改造与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体现在,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还要让教学更具方向性与科学性,坚定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方向,让整体的教学活动符合教育本身发展与运行的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很多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弱化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思想逐渐萌发,因此,教学活动要坚持方向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中,重视授课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五)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体验力
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仅是倾听,而且可以通过活动来提高。它需要一个潜在的连续稳定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学校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见解。第一,教材中较为困难的理论用图片、生动的语言表达,将任务的信念、态度等传递到教学中,以方便学生接受;二是不断整理获得的知识,重新组合,将新知识、旧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有用的生活知识,也塑造了青少年在无形中的心境。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由于政治课程内容庞杂,课本知识当中包含的底蕴丰厚,所以如果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学生理解的片面性,学习效率无法提高,所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则能够加强政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政治课程的实践活动开展,可以从课堂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入手,其中课堂内部的实践活动开展,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对于学生的理解,通过情景创设,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并对现实生活当中的热点事件进行深入探索和剖析,通过不同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学在新时代下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国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加需要得到培养。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具备国家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理想信念,使学生更好地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郭臣淦.初中政治智慧化课堂的有效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03.
[2]刘忠.初中政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41-42.
[3]熊丽萍,王燕.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政治兴趣教学[J].亚太教育,2019(07):127.
[4]陈志鹏.浅析初中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20):35-36.
[5]张俊峰.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