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 张立泉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入生活元素这一教学构想来源于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概念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张立泉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鸦陈小学  253107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入生活元素这一教学构想来源于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概念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而想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加入生活元素,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能够创设出一个具有生活特征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感受到生活氛围,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来学习数学知识。但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加入生活元素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小学教师在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育也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保证环境创设设施使用,提高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理念落实力度,奠定数学生活化教学基础两方面。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
        伴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与应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借助生活化元素开展教学工作。这些教学方法虽然具有较强的科学合理性与有效性,但是由于整体应用时间较短,相关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难免存在一些误区。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涵盖了很多生活化教学内容,有必要结合这一教材内容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误区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探究,找到更加科学有效、正确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中的必要性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中的不成熟阶段,对于新鲜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生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为了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接纳数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产生了学习热情后,才会更好地接受教学安排。学生也能从生活元素的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理解数学的学习意义,从而促进自身的数学学习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也会产生亲近感,并且了解到更多数学应用于生活的实例,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结合生活元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巧选教材内容,自然中渗透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要进行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前提是要非常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能够与生活结合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让教材的编写越来越注重知识生活化,尤其在教材的例题、习题的设计中,包含了许多生活化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的教材中,长度单位、位置与方向、笔算除法等课程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场景进行导入。但是由于教材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面对教材中的生活化实例要进行斟酌、选择和再加工。例如在进行低年级长度单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去测量生活中的实物,从而将抽象的长度单位变为具体的直观感受,理解不同单位存在于不同的测量环境和生活背景中,并能够通过日常的应用,掌握单位换算、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的使用长度单位。
        (二)把教学的内容和生活元素融合
        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应该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具体的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并合理地把生活元素融入进来。比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一课时,教师要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生活元素融入进去。当学生对东、西、南、北的方向有了一定概念后,教师就应要求学生画出一些真实的方位图,如教室的方位图,也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学校,画出学校的方位图。教室和学校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刚开始,学生对方位只有初步了解,对方位的概念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模糊。这时,教师就要运用学生平常就可以接触到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画示意图的同时加深对方位概念的理解。教材中有一系列标准的示意图,较清晰、明了。

但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按自己的想法去画这个示意图。学生在动手画示意图时,还能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运用生活元素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引入生活元素时,也要看这些元素是否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不能把不相干的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教学,而应把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吻合的生活元素引入,让其相互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数学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真实且有用的。
        
        (三)加强教学理念落实力度,奠定数学生活化教学基础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模式,更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做好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在设计教案时做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的教学准备,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力度。例如:校方相关领导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进生活化教育理念前,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走上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进程,就可以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在校园内引进的具体事项以及相关理念的具体引进途径等等进行校研讨会,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化理念的研究及国内外现阶段生活化教育发展的具体实例等等进行深入探讨,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
        (四)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态度,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小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起其他学科抽象、复杂一些,特别是对数字不敏感的小学生难度更大,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生活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存在,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数学的学科魅力。
(五)保证环境创设设施使用,提高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生化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树立起相关意识,更加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时引进相关器材,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构建生活化教学环境,保证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效率。而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很多教学人员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时都存在着对相关设备的引进不重视的问题,这样问题就制约了小学数学化教育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学人员引起重视,保证相关设施的引进。而针对这样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中课堂中的引进所需的相关设备进行总结,并向学校上交材料购买申请,保证相关器材的引进。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加减法教学时,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加入生活元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时找到一个学生相对熟悉的生活载体,开展加减法教学。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加减法主要以十以内加减法或是两位数加减法等数量相对较少的数算为主,而教师所选用的生活载体就可以是水果或糖果等学生感兴趣且比较熟悉的教学载体进行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元素的加入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形式,使得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促进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发展,并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彭玉灵.浅谈新时代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亚太教育,2019(12):28.
[2]李广霞.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48-49.
[3]王莉.巧借生活元素,活化数学教学[J].亚太教育,2019(08):71.
[4]温华凤.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222-223.
[5]李青青.运用生活元素,“活化”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7(19):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