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香
山东博兴乐安实验学校 256500
摘要:德育本身包含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两个主要的方面,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念和方向,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完善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加正确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这便是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路线,而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使这样的工作展开的更加具有质量,不仅要从小学生自身的差异化进行积极的了解和出发,也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教学问题进行统一的认识,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自己的带领下拥有一个正确发展的身心健康。基于此,本文章对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思考
引言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德育是教育之本,要将德育放在首位,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的确,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显然是在首位,这就时刻在提醒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完善度偏低
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就可看出我国对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多高。并且在教学设施及用品方面,国家财政部门支出费用也是非常多的。在教育方面硬件与软件设施,都做到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配备。但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引导政策还不够完善,核心内容的缺失是最根本因素。所以,这也严重影响了班主任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如教育部门,不及时对德育工作进行及时的重视与调整,会严重影响学生良好根基的奠定。
(二)管理理念错误
许多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一个成型的管理理念。落后的管理办法也让学生无法接受到正常的教育引导。许多小学班主任往往注重学生自身的成绩,他们是否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加清楚的掌握和运用,而忽略了他们前面的健康和成长。但素质教育的积极影响虽然让他们越来越注重德育品质的深度,但也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一种知识性的灌输,本就已经对于教学方式感到枯燥的学生并不会对于德育教育产生积极的理解心态。所以,首先班主任没有一个正确的管理理念,其次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并不足够。
(三)班主任德育素养偏低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因此,学校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切勿将德育知识进行忽视,应当将德育知识与学习内容相辅相成。但仍有部份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对学生进行德育综合素质的培养。就目前学校内教师的授课情况来看,过于重视对各学科知识的传递,在德育相关知识讲解时只做到了简单的口述,并无实际礼仪及思想意识的培养。如教师不及时对自身相关德育素养进行提升,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德育知识及素养认识的理解。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
(一)制动合理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他们自身的道德观念还未形成,对于身边事物的是非观念也未形成。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了解每一个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规律,通过学生的具体行为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认识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融入道德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制定具体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确区分出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行为准则。学生既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又不能够触犯生活中的法律。
教师通过教学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利用榜样带动,开展德育工作
榜样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榜样是一个标杆,提升着学生的优良品质。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从心理学角度讲,榜样的作用,特别是身边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是无穷的。先进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启迪、激励与鼓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榜样,比如勤劳朴实的父母,乐于助人的同学,尊老爱幼的邻居,他们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加强班干部的自身能力锻炼,端正班干部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班级范围内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成为班级德育的模范带头人,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班级风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努力提高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三)联合各科教师及家长做好准备,全面监督学生德育行为养成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整体的最高管理者,应在德育管理中做好各级的协调准备,让各科教师与学生的家长都能够充分配合,为了学生的德育意识及行为养成来做出共同的努力。首先班主任需要与各科教师进行联合,与各学科教师共同探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德育失衡问题,比如经常搞小动作或者不配合教师的课程讲解等。这时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共同研讨问题后作出针对性改进方式,班主任督促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遵循德育理念,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等;并且能大力剖析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让其了解更为多元的文化知识来滋养身心。
(四)强化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德育理念学习培训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落实者,核心素养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因此在抓学生道德养成时,必须要从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抓起,因此强化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德育理念学习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如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张卓玉先生就曾说过“基础学校要通过发放核心素养教师培训手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素质能力方面的培训”,而这无疑是当下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如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教研会议的方式,让校内的教师认识核心素养的含义,从而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通过认识思想层面的变化,更好的推动核心素养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此外,还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和道德素养,确保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发挥出自身的楷模力量,成为学生德育学习的榜样标杆,这也是推动核心素养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的关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肩上的一个重任,但这又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并将其落实在工作之中,才能真正推动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4.
[2]王洁.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路径[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71.
[3]钱丽娅.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3.
[4]董寒冰.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8-19.
[5]丁卫东.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