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地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本中涉及的很多数学概念、运算规则都具有可逆性,比如加减法、正反比例等。用逆向思维来思考数学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本文中,笔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训练方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教学应用
“逆向思维”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反向思维”,指的是违背常规去思考,从问题的对立面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育学家克鲁捷茨基曾说过:“在一种逆向思路中,思想并不重视必须沿着完全相同的思路进行,而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将学生放在模式化的条条框框里走应试教育的路子,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用多元化的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逆向思维是数学 思维的一种,诸如加减法、倒数、正反比例等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来研究和学习。
一、逆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打破心理惯性和思维定势,培养创新能力
逆向思维主张从问题的对立面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而从反面思考问题有助于突 破心理惯性和思维定势,产生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思考和发现新思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而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联想能力的主要路径。在数 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比照本宣科地讲课更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 学效果。因为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时,需要学生联想事物的对立面,因此潜移默化中就提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二、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导入环节的逆向思维应用
课前导入环节是利用逆向思维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了 解甚少,有许多问题尚不明确,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在这一阶段利用逆向思维调动学生的思考,避免学生被已经建立的认知局限住。为此教师在课前不应透露过多信息,在授课刚刚开始的阶段,开展课程导入不应当以“我们今天要讲xxx”“XXX是XXX的意思”这样的直接阐述去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到课程内容相关的所有信息。
教师应当留出悬念,可以采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方向,并且通过后续的反向提问让学生转换一个方向思考,亦或是以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逆向思维的本质,这是让学生学会从相反方向去思考的重要条件。最为简单的例子,是一扇向里开的门,如果从里向外推是无法打开的,必须要拉,才能够打开,这便是内向思维的内涵所在[1]。
(二)授课过程中的逆向思维应用
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有一说一,完成所有内容讲解便是大功告成,这是一种图方便的思想,也是这样的思想,严重打消了学生思考的热情,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教师在课堂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摆脱怠惰心理,积极的转换思考方向,学生才会随之转换思考的方向。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乘法时,为了让学生习惯反向思考,对于每次计算,都可以反过来,可以以乘车的问题为例。首先可以预设有三辆车,每辆车上有两个人,教师让学生去计算人数,学生完成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反向提出另一个问题,预设有两辆车,每辆车上有三个人,让学生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对于每道题目,教师都应当让学生进行反向推算,学生形成了习惯,自然能够在每次计算时应用逆向思维去验证思考。除此之外,很多时候,面对很多问题,只有利用逆向思维才能得出答案,在学生思路受到限制时,通常是因其思路已经脱离了正确方向,本末倒置,所以更要提示学生向着相反的角度思考,也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2]。
(三)课堂评价环节的逆向思维应用
课堂评价环节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关键环节,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认知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教师的充分引导,才能明确自身当前的学习概况,明确后续的学习方向。而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知的主要手段便是开展课堂评价。而当前许多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时,经常秉持非对即错的思想去进行评价,使得原本应当体现出启发性的评价环节成为了一次审判,这便使得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正从评价过程中有所收获,而非单纯的接受批评或是赞赏,教师应当利用反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的错题,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当时的思路,之后再询问学生,如果从相反的方向思考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学生通过逆向思考发现了问题,教师再去评价学生的思路问题出在哪一部分,会让学生更信服。学生要有充分的空间去思考,而不是马上被教师告知自己有哪些问题,并且因此而受到斥责。
(四)课后的逆向思维应用
逆向思维存在于人的意识体系当中,是一种长久的存在,其养成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但是校内授课的时间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就必须要让逆向思维的训练渗透生活。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相逆的题目,每道题目提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可能性,让学生去思考,并做出选择,这样的题目是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考能力的。随着学生所接触的逆向思维题目越来越多,对于逆向思维的应用也会更加习惯,对于任何问题,都会以辩证性的思维去思考,这是很好的思维习惯[3]。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基础的扎根阶段,逆向思维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机。特别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应用逆向思维,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局限,更加灵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沈佳美.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6(26):54.
[2]郑炳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33.
[3]邵允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