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泉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517400
摘要: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为了迎合高考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对化学学科的内涵和客观规律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而且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一系列高效化学课堂构建策略,旨在精心设计不同的课型,运用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引言:化学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型的学科,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与生产存在较深的关联,化学学科涉及诸多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理念以及坚定的科学精神等,共同组成化学科学素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转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占据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坐在教室被动地听讲。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状态,没有思考的空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背诵上,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据,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验。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与实践,不能提升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纯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入探究,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究
(一)注重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知识掌握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挑选学生感知世界和服务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掌握最基础与最关键的知识,打好科学素养培养基础。如“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相关内容教授,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主题研究中,教师给学生举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化学物质,包含调味料:味精、食醋、盐等;衣物材料,包含全棉和真丝;金属材料,包含汽车、飞机与自行车等,使得学生感受到化学存在于我们身边,这样利于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具体含义,体会化学物质的分类技巧,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巩固和归纳。物质的分类转化表面上是比较简单的,然而若学生可以打好基础知识,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会轻而易举。由此,高中化学看似繁琐,若教师可以把学生现有知识视作前提,在学生熟悉的科学现象与生活上入手,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关联,纳人经典化学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増强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科学素养。
(二)积极开展学科活动
通过学科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能力和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调查,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形成饮食计划表。调查对象包括面包、蛋糕、薯条等多种类。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化学知识”。可以说,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场景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感知化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并能够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创建探究实验课例型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学教师应树立“传递知识”走向“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抓好了实验,学生才能在实验课堂的互动中学会求知、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学会做人,才能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实验实验探究课的高效互云以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可以采用POEC教学策略,让学生分组讨论预测SO2的性质,学生积极参与,激烈讨论。学生汇报后,教师评价总结:①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一酸雨的形成;②与碱溶液反应一一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③易被氧化一一酸雨在空气中酸性増强;④具有还原性一一根据化合价判断。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试剂和仪器来设计实验,验证预测。预测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并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沟通、探索、展示的平台,营造了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手和脑都动了起来,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评价分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应恰当地利用分层评价。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可综合考虑其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过程态度等。而评价方式可以是对话、观察、问卷调査,也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以学生明确评价方式与标准为前提。对班级的优等生,教师应关注他们的全面性发展;对班级的后进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探究更深层、更广阔的内容;而对班级的后进生,教师则要将评价重点放于其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上。评价分层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与班级的整体发展,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与学习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逐渐成为发展趋势。随着新课改的逐漸深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已逐渐成为教育的重点。因此,化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加强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还要加强对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价值观、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计从斌,林建芬,许逸群,周育妹,杜驰俊.基于POE策略的高中化学“酸雨”教学[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0-62.
[2]张瑞芳,吴晓红.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教学——以“水族箱废水利用”为主题[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7-71.
[3]洪晓岩,陆国志.核心素养诉求的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探索[J].山东化工,2020,49(13):141-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