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四川省西昌市邛海幼儿园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对他们所关心的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过程。其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实际操作研究,真正对相关主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阶段的特点,提供和创设丰富的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地、大胆地参与探索与学习的一种活动。而环境创设又是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方面,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都能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幼儿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饰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的主题墙饰创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墙面布置的真正价值,使主题活动的相关教育活动与墙饰相互呼应,使每一面墙饰都为主题教育活动服务,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呢?
一、充分发挥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的教育作用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其中的关键是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起到暗示作用,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更实在,更有效。因此,教师在选择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应更多地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爱运动》中,为了鼓励幼儿每天坚持参加晨间锻炼,教师设计了“天天锻炼身体好”的墙饰:每位幼儿认领一枝绿绿的“杨柳枝”,幼儿每天来幼儿园参加锻炼后,在柳叶上贴上运动类型贴画并将自己的照片向上移,比比看谁的照片最先爬到柳枝的顶端,随着比赛的开始,孩子们幼儿早上起床困难的问题也在“杨柳枝”带动下变得简单了。又如:小班墙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缓解了入园焦虑: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后就忙着将贴有自己照片的彩色花瓣(花瓣为白色和彩色两面)翻出来,看着一朵朵色彩鲜艳的美丽小花,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家长们的担心少了,教师的工作轻松了。这时的主题墙饰发挥了其特殊的、隐性的教育作用。
二、 充分调动幼儿和家长参与主题墙饰环境创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
如:大班的幼儿喜欢运动,也爱聚在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抓住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创设了的,教师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和运动相关的图片,用语言交流、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师幼共同完成了主题墙饰“运动员真棒”,环创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他们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体育运动项目,知道了运动的好处,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面墙饰,有孩子们的快乐参与、家长的热情合作、教师的引领指导,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让家园关系更为融洽,促进了幼儿能力发展。
三、墙面环境创设要追随幼儿的兴趣和活动主题的发展
墙面环境创设要追随活动主题的发展是指墙面环境创设要动态化。这里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指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地变化或增减。如: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布置墙饰,随着季节的变化布置墙饰,随着主题的变化布置墙饰。既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地深入与丰富。例如:“春天真美”、“金色的秋天”等主题墙饰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创设的。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愿望,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墙饰,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在墙面上贴上了:顽强拼搏的运动员,孩子们自己运动时的自画像……。随着孩子们的兴趣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主题墙饰也需要地丰富、深入和变化,这时墙面上的内容丰富起来:孩子们自画的与爸爸、妈妈讨论运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图画,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图片,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奖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第二:动态化也表现在墙面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因为教师在环境墙面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如:主题墙饰“有趣的蘑菇”中,每天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后,都会将贴有自己照片的小蘑菇放到不同颜色的大蘑菇上(大蘑菇有三种不同的颜色,红色表示我今天很高兴并且身体健康,紫色表示我今天生病了,需要吃药,黄色表示我今天情绪不佳)这样,教师就能一目了然,知道孩子的情况;孩子们也能相互了解同伴的情况:知道谁没来上幼儿园,谁生病了,谁今天不高兴了,学会关心同伴和周围的人。另一方面,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环境变了,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应该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的装饰,也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应该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教师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以幼儿发展的兴趣为重点,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主题墙饰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真正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