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樊志瑜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但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有着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樊志瑜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但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有着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核心要求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有所收益。而如今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促使许多教学措施改革的产生。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从多角度切入分析,探究如何通过课堂引入、学习氛围营造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措施,进一步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有效性。
          善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走进小学课堂,教师应当善用多媒体技术优点,使得整个课堂更为形象生动。利用多媒体技术感官上的冲击,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地传递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在教授数学运算课程的时候,曾试过用多媒体动画制作了羊、苹果、梨等个体单位,然后通过提问学生:"这有几只羊?""这堆苹果和另一堆苹果合起来有多少个?""如果我拿走三个梨,这堆梨还有多少个?"诸如此类对的问题,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教学内容的巩固。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但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注意数学知识的传授,避免过于沉醉于感官体验。
        重视课堂小结。学习要注意放,还要注意收。通过小结,让学生对这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另外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总结,?通过一次次课堂学习、小结,我们的数学思想才会不断清晰,才能形成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文化素养。
                  合理安排练习,评价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及时地反馈和评价。通过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补救;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肯定学生的有效劳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理安排课堂练习来反馈和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实施情感教育,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提高教学效率不但要保证教师教的效率,更要保证学生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宽松、轻松的学习氛围,无疑是学生愉悦地学习的前提。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影响,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喜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多种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的职责不是完完全全的知识传授,而是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可结合数学学科结构严谨连贯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展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笔者主要提倡小组学习、活动学习和总结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这是三种学习方式有各自的适用之处,并能带来不同的课堂学习效果;小组学习方式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思考、猜测、验证活动,发现规律并得出自己的看法。或许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但是每个小组成员均能在此过程获得学习经验。例如笔者在讲解图形面积课程时,曾给每个小组布置了这么一道题目:边长为5的正方形和直径为5的圆哪个面积更大?然后让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同样组内探讨问题内容可以十分丰富,教师课后需要花时间准备;活动学习方式,即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上文提到的利用竞赛方式进行数学测试就是活动学习方式的一种形式。比起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组织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通过知识的实践应用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了上述的课堂小竞赛外,可以组织命题游戏、拼图游戏等其他新颖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总结学习方式既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学生课后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有条理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能够帮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而总结又是以回顾为基础,良好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重温并巩固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习惯在每一知识篇章结尾预留大约10分钟的课堂时间进行内容梳理,有时会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总结。这个总结的学习方式切忌过于详细,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必要的思考。
        以上各方面数学课堂教学措施的目标,就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扮演好角色,学习到课本知识。课堂教学需要讲求效益和学习质量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发挥他们的潜力,这样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而然将稳步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