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芳
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学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目前,全球都已经普及了互联网,人们正式走进了网络时代。网络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助力,从国内小学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网络环境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评价模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帮助教学老师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助力小学教育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网络环境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但由于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单一,且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导致我国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发展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语文教学评价研究尚不成熟,教学老师们受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影响较严重,形成了固定思维。为了推动我国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教学老师为主导的过程性档案评价
教学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其主动探究的能力与意识。若教学老师只重视为学生灌输学科知识,忽视了教学评价,则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难以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提升。所以,以教学老师为主导的过程性档案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时期,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教学老师的引导和培养。教学老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初,便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档案内容涉及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比如随堂记录、练笔随笔、阅读记录、作业以及考试成绩等。同时,教学老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和教学内容建立过程性档案。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观潮》一课的教学中,教学老师可以就这一课程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比如生字认读、词语学习、课后练习以及随堂练笔等。《观潮》这篇课文结构清晰、节奏紧凑、顺序分明,以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为时间顺序,清晰的介绍了钱塘江潮水的磅礴气势,既为学生展示了自然的奇观,也可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所以,在本篇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生字、词语,还需要通过文章重点语段,体会文章表达的特点,并学着进行创作,做到“举一反三”。教学老师可将学生们的随堂小练习汇总成一个档案,分析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优点和不足,并在课堂中根据汇总和总结内容,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指导和纠正等。学生也可通过这类过程性档案,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合作的口语交际评价
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学生口才、思维、思辨等能力的培养均有着较大的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而且终身受用,所以,语文教学老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口语交际评价”是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中具有针对性和专项培养性的模式之一,它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十分重视学生口语交际培养,几乎每一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教学任务,以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在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课程中,教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比如组织课堂演讲会,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代表小组进行演讲,教学老师可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个人表现力等当面进行评价,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在口语交际能力评价过程中,教学老师不能以相同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而是要从学生个体水平差异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
比如,内向且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中都有进步表现,这就说明学生在不断努力突破自己;再如,语言表达能力强,且文采较好的学生,在每次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基本维持同一水平,这就说明学生虽然没有退步表现,但也没有较大的进步,教学老师则需要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突破。由此可见,不同的学生是不能以同一标准来评价的,只有从学生个体特点出发,帮助其发掘潜力、寻找不足,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评价
多元评价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霍华德提出的,他表示人类智力开发和体现的过程是呈多元化发展的。小学语文多元评价不仅仅在于教学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老师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教学老师可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尊重不同学生个体水平差异的不同,为学生们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堂活动,结合教学计划、教材内容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等。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评价有着双向性的特点,它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教学老师和学生协力完成,它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帮助教学老师认识到自身专业水平和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教学老师应当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特点和水平,为其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在阅读活动中,要为阅读能力较差、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设置阅读和收集任务,即是阅读活动相关的故事、短文,并收集其中的好词、好句等。对于阅读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布置拓展任务,鼓励他们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实现更好的发展。在活动评价环节,教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生也需要对于教学老师的互动方式、教学方式以及活动内容设置等进行评价,双方在良好的互动评价中,逐渐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助力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发展。
四、家校联动的形成性评价
在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探究中,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是小学生最熟悉的教育环境之一,父母也是其修身养性和性格养成的最大影响者,所以,教师影响重视家校联动,呼吁家长们加入到语文多元评价中,通过微信、问答星、问卷网等多种途径,开展形成性评价,也就是发放家长问卷。问卷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可以与课程教学相关,也可以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能力培养等内容相关。从教学相关的角度来看,以《观潮》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是否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学生是否按照既定要求,阅读了相关书目”等,通过家校联动,教师可真实的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根据家长问卷填制结果进行总结,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份问卷进行反馈,比如告诉家长如何知道学生阅读、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等。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能力培养等内容评价中,教师可以在问卷中设置如下内容,如写字习惯、读书习惯、写作习惯以及在课后学习中是否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根据家长问卷的结果,教师可针对不同水平、习惯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解决办法,并将家长问卷的内容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项目之一,通过家校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均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教学老师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从学生引导的角度来看,评价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最大程度呈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在教学各环节中,帮助教学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其正确的方向性指导。
参考文献:
[1]高丽霞.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多元评价能力培养探讨[J].成才之路,2019(19).
[2]程菁.多元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杨金菊.浅论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研究[J].学周刊,2020.1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