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激情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刘学芹
[导读] 我国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作文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用情激情”,用自己心中的炽热情感来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绪,达到师生情感的良性互动,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愉悦高效的教学过程。
        刘学芹
        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271000

        摘要:我国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作文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用情激情”,用自己心中的炽热情感来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绪,达到师生情感的良性互动,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愉悦高效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激情
引言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优化与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措施及其方式方法。优质的课堂氛围事关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建设和成长,它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调动其积极性,学有所成;利于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育质量的提升;更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研究小学语文的课堂激情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动”与“静”结合,引人入胜
        一堂语文课的好与坏,与教师的课堂氛围营造息息相关。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带领学生以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戏等方式将他们从课间的“玩闹”中引入课堂中来,此举在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也能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好铺垫,夯实基础。但,“动”,并不单指课堂导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可事先根据课文情节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些动手、动脑、动嘴等环节,如辅助他们用小剪刀剪出课文里出现的动物,又如启发他们按照课文发散思维,新编故事或叙说故事等,使学生与教学内容完美的融合为一体。而“静”也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课堂纪律,而是教师通过精彩细致的讲解,生动有趣的肢体语言,将学生引入所学知识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在专心致志听讲中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跟着课文的故事走,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静”。优秀的教师绝非搞“一刀切”、照本宣科,而是营造和谐动人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二、使用互动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立足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运用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语文思考积极性,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知识,并获得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守株待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互动教学法,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在帮助学生梳理本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在此,教师简要其中一部分对话内容。教师对学生说:“农夫为什么呆在树桩上?”生一说:“因为他想等兔子再一次撞到树桩上。”教师说道:“后来农夫捡到撞到树桩上的兔子了吗?”生二说:“没有。”教师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何种启发?”生三说:“我们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而不应该坐享其成。”通过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语文知识,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鼓励学生学习活动动机的最佳教师,如果学生有语言兴趣并自发地注重学习,那么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b .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环境并寻找激发其兴趣的内容的情境练习,以及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如b .图片、音乐情景、问题情境、活动、知识情境等。

,使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制定适当的情景。如果您是zb .读完《桂林山》后,考虑到缺少的人生经历,学生们可能并没有实地参观桂林的风景,直接开始文章的话,可能很难唤醒学生们的学习。教师随后可以通过媒体在相关图片中从视觉上打动学生,从而预先收集与学生相关的图片。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本质上来讲,语文教学旨在交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肯定每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针对学生所提出的稚嫩想法,教师不要着急否定,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拉近自身与学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活泼、好动,过分地约束孩子的行为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当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时,学生不再害怕老师,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他们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会寻求老师的帮助。此时,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利用游戏、竞赛活动激发课堂激情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掀起课堂激情,教师必须掌握激发兴趣的技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对于单调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应采用活泼多样的游戏、竞赛活动,如找朋友、猜谜语、接力赛、分角色扮演(朗读)等,在教授三年级课文《水上飞机》时,我让两名同学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朗读》。一生:“喂,船大哥,你好啊!”另一生:“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一生:“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吃惊的读)另一生:“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让两名学生分角色的扮演(朗读),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再一次掀起了课堂激情。
六、教师要不断充电提升素质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思维方式,制定良好教育原则,充分激励学生。通过提高教学效率,“给孩子时间”,恢复他们的健康……恢复他们的能力。“第二,老师必须有广泛的知识。要教一门课,不仅教师只有学科,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要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对待科学知识是不够的。在教学中,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着眼于学生,认真思考,把知识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继续发展培训能力,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了解现代科学的教育规则和方法、教育程序和幼儿能力,及时和适当地进行教学,适应具体情况,通过应用材料和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效益。因此,教师在承担促进高质量学生的任务之前,必须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技能,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结束语
        当然,激情不是整节课肆无忌惮、华而不实的渲染,不是声嘶力歇的叫喊,更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由衷的,真实的,它是一个人内心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只有适时有制的把握好语文课堂中的激情,语文教学才会锦上添花、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林霞.浅议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轻纺,2019(12):52-54.
[2]李艳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4.
[3]李婧.探究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0.
[4]王文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才智,2019(34):96.
[5]苏绍先.浅析小学语文的激情教学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63-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