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代文明
[导读] 数学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的自然基础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代文明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400
         
        摘要:数学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的自然基础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让学生借助数学进行沟通,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身习惯。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意义和途径
        前言
        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问题意识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始终把数学文化贯穿渗透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课程之中。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被人们认识和熟悉。数学文化包含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验社会文化与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
        一、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数学本身是一种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愉快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体验数学、欣赏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主进行数学技能学习和训练,在数学文化熏陶下逐步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内化为一种数学性格,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品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借助数学家们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家的数学品性,提高自身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具有概念化、抽象性的特征,面对这些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阐述数学的起源,把数学家的经历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用数学文化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用数学文化鼓励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克服因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所带来的数学学习困难,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继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理性严谨精神呈现数学文化的创造价值数学演绎逻辑的可靠性、严谨性以及思维方式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特征,有助于高中学生理性和不盲从、有条理、善思辨,使学生在较为复杂的问题面前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办事处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数学文化使人们理性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数学文化和数学精神对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启迪学生和发展学生素质等方面,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积极的数学品质、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和勇于创新的数学精神,对学生优良人格品格的塑造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数学文化是现代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数学文化是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介绍数学文化历史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历史是富有人性文化内涵的一个过程,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历史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予以展现,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数学文化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现多样化的数学世界,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展示,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数学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祖冲之发明圆周率、数学家华罗庚等对数学契而不守的研究历史。
        (二)借鉴数学历史故事渗透数学文化
        由于高中数学的概念化和抽象性特征,使高中数学课程中的许多定义学生都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为此,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相应的增添部分数学历史故事内容,诠释相关定义,以提升数学定义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定义、起源的兴趣。如,教师对高中等比数列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列举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人的历史故事,把等比数列知识植入历史典故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习和领悟数学知识,获得比单纯讲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实际性特征,提升学生的自身参与感,使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让数学学习变得不再困难。
        (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加强学生对数学定义的理解,积极开展数学逻辑思维思考,用数学思维去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并借助数学文化进行主动学习与思考,达到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目的。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
        数学文化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重视数学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在渗透数学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文化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邵敏,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8(11):119――120.
        [2]李志余,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外交流,2018(32):103――104.
作者简介:代文明,1975年4月  男, 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本科,中学一级,
工作单位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邮编  1544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