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蔚柯楠
[导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学前儿童期是培养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言天赋在这一时期能得到最好的开发。
        蔚柯楠
        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纳林希里幼儿园     017200

        摘 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学前儿童期是培养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言天赋在这一时期能得到最好的开发。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会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结合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根据幼儿语言教育发展方面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教育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和学习使用语言的关键时期。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由此可见,要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能        力,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一、语言表达能力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一)对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借助于口头语言的表达来获取        。因此幼儿只有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才可以认识那些较为复杂的事物,才能将以往学习到的东西进行分辨。通过语言的交流,学到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二)对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思考各种问题,向他人提出各种问题时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        工具。如:“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幼儿在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逐渐注重句式的逻辑性,能够使用连贯的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才        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的提升。
(三)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教育
        幼儿获得语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都需要        借助于语言工具。幼儿只有在学会了语言,懂得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才能够明白他人表达的意思进而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了对社会化行为的正确态度,更好的接受教育。
 二、现阶段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分析
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看,5—6岁幼儿在正确指导下,已经可以做到正确发音并完整的表达,但仍有部分幼儿仍存在发音不清、语言表达有缺陷等等情况。
(一)现状
1.5~6岁大班幼儿孩子已经能够独立思考,理解力越来越接近成人,并且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但仍有部分幼儿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随着幼儿语言中枢的成熟发展,大班幼儿可以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顺序交流,但仍有部分幼儿在表达时混淆概念。
3.部分幼儿声音小,语态不自然。
4.大班幼儿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可以根据环境调节语音语调,学会配合情景语言进行表达,如:安慰、鼓励、嘲笑的语言。


(二)实际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部分大班幼儿语音发展存在问题
大班幼儿已经逐渐形成对语音的意识,他们能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发音,但仍有部分幼儿存在发音不清、错误发音的现象。在语言表达中,部分幼儿存在声音小、语速慢、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表情刻板,不自然的问题。那么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可能没有关注到幼儿的语音性质,和讲话的语态。
     2.大班幼儿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性
幼儿在掌握大量词汇后进行组织语言表达时,还带有一定的情境性,通常会出现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什么,没有将这些词汇按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缺乏了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三、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问题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幼儿自身的因素将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缺陷,其中幼儿的生理因素占为其一。所谓生理因素:是指幼儿是否拥有正常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以及正常的智力发展,这些都将影响着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而导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强弱。
在幼儿语言教育阶段,主要依靠听来获得知识经验,只有在接受了外界语言的刺激,才会有相对应的语言出现。如果幼儿的听力出现了一定的障碍,那么就会影响幼儿感受语言,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语言表达。
同样,正常的智力发展也会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脑是语言活动的中枢,我们在接受外界语言刺激后,这些信息反射到大脑,经过正确的处理,记录、分析、储存,才经神经输出,然后进行语言的表达。如果幼儿没有健全的大脑,就会出现思维混乱,无法正确的对语言刺激作出反应,也就无法正常的进行语言的表达。
2.心理因素
在大班幼儿语言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部分幼儿总是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或者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声音低,且不愿意与老师、小朋友进行交流。这些幼儿普遍存在害羞、不自信的表现,也就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在发展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中,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敢说、爱说、能说。儿童的心理素质是影响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之一。自信、性格外向开朗的幼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比其他幼儿要高,因为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开朗,表现欲望强烈,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敢于大胆的表现自己,从而会有更多语言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果能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给予得当的培养 ,都将会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因此针对大班幼儿语言教育中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自信心
爱尔维修说过一句话:“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使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语言表达的关键。
(二)激发兴趣、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学习的过程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幼儿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才会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在语言教育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去表达呢?
(三)因材施教、针对幼儿发展差异
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会因为种种因素的存在,出现差异。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给予幼儿不同的教育。
(四)丰富经验、在社会实践中锻炼
对于5~6岁幼儿,教师应该多带领幼儿集体游玩,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才让幼儿敢于在众人面前讲话。
总之,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语言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处处做个有心人,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扩大幼儿视野,增长幼儿见闻。就会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霞.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D]. 荥阳市启智幼儿园, 2010.
[2]夏淑芳. 浅析有效促进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D]. 北京延庆县第二幼儿园, 2011.
[3]陆春燕. 让语言教育融入幼儿生活[D]. 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4.
[4]李斯静. 做好幼儿语言教育加强幼儿语言能力[D]. 贵州省兴义市贵醇贝贝幼儿园, 2014.
[5]戴杰. 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D].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