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王岗
[导读]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其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高低。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陈旧、计算培养不全以及教师素养不足等问题的存在,
        王岗

        山东省泰安市黄前中学 271000

        【摘要】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其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高低。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陈旧、计算培养不全以及教师素养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从而造成数学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以期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对策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技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充分提升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而计算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教学质量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如何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思维。如此,在显著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其数学学习质量,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中,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非常重视,从而经常采用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的灌输。在这样一种陈旧滞后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主体位置被严重忽略,同时课堂教学氛围极为枯燥[1]。如此,也就导致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而渐渐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显然,这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升都是较为不利的。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从而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位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并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锻炼机会。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以引导者的身份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锻炼。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例如1.代数式5+m+1/4与5(m-1/4)互为相反数,则m=?2.x=5是方程ax+5=10-4a的解,那么a=?这样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并让学生自行解答和相互验算。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的计算信心,以及巩固学生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题技巧。然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例如:商场某商品正在打折,如果打7折将赔本20元,如果打9折将赚20元,那么这件商品的原价是多少钱?这样的具有一定难度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通过题目难度的递增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充分锻炼计算能力。

最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解题思路和运算步骤等,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来辅助学生进行计算锻炼,如此,学生通过层次性的思考和充分的计算锻炼,其计算能力将得以显著提升。
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初中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样,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才能够在计算中获得更高的计算质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在:如果+20m表示向西走20m,那么向东走30m如何表示?A +30m B -30m C +20m D -20m 这样一个题目中。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并且让学生学会精准的审题。即让学生认真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符号和文字,并且弄清楚其所代表的意思,如此,通过加强审题来有效避免因为看错题目而出现的低级错误。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让学生将笔算和口算进行有机的结合,即先通过口算来得出答案,再通过笔算来验证,或者是通过笔算来得出答案,再通过口算验证。最后,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整个题目做完之后通过通读题目来进行检查,检查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精准审题、验证计算以及答案检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引导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能力都较为薄弱,所以在计算一些较为抽象、难度较大的题目的时候,其往往不能够快速精确的给出答案,甚至是不知道该如何入手[2]。面对这一问题的存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辅助理解和计算,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计算能力。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一课的教学中,面对与函数计算有关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题目画出相关的函数图像,并在函数图像中标记出题目中已知的条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去理解题目意思,让学生具有更为清晰的计算思路,从而大大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准度。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一次函数的计算过程和推理过程详细的展示出来,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计算思路。如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将显著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加以高度重视,这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良好发展的需求。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以及引导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等手段来帮助学生锻炼和提升计算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蒙洁.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25(2):203-204.
[2]韦浩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码设计(下),2018,22(5):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