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爱花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东湖分校33000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做出了很多革新,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革新中,生活情境的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得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运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研究
引言:实施新课改以来,围绕高效课堂与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系列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生活情境教学既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既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广泛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难在对抽象化概念与数学语言的理解。生活情境的问题设计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老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很大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纪较小,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对低下,对于抽象、逻辑性又强的数学知识,如果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就很难学好数学。而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不再遥远,将大大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主动投人到数学学习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升,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新课改要求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下的许多课堂中,教师已经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无形中就会涉及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会被激发出来,在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以及实际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运用的具体策略
(一)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的生活,使数学知识实际应用性提高,而不只是停留于课本,应用于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教材与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尝试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主动投人到数学的学习中。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去买过东西呢,或者是跟父母一起去过市场买水果呢?”这时,一定有学生说去过。教师接着问这些去过的学生:“你们知道买水果时,重量一般怎样表示吗?”此时会有学生立即说出“几斤”“几千克”的概念。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重量单位“克与千克”,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进人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中小学课堂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这些多媒体设备,让其辅助教学。通过PPT课件的制作,将数学教材内容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情境的开展就会游刃有余。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提前制作好的PPT课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事物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地感受这些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比如地板砖、课桌等。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出本堂课的内容,基础知识学习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对课本进行简单的测量,深人领会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课堂无形中就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语言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不容易理解。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纪尚小,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比较低下。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挫伤,甚至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时可以尝试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将一些专业的、难理解的名词简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进行教学,将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化解。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对于“顶点”“棱”等不好理解的名词,教师也可以用通俗的生活化语言来形容,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学生还不能很地好理解,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比如魔方、药盒等,在课堂上观察和测量这些实际的物体,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名词概念以及定理公式,加深对其的记忆。生活化的语言能够大大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更好地投人到数学课堂中来。
结语:综上所述,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生活情境,充分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与此同时,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减少一些枯燥的专业名词的使用,让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能更好地教学。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吴慧容.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43.
[2]成建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243.
[3]赵瑾.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