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惕龙
靖江市滨江学校 214500
摘要: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带着导向去提问,学生在回答的同时,教师带着启发去和学生探讨,这种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总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去积极思考,思考意义在于理解并更好地掌握,符合教学的真谛。基于此,本文章对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合理应用
引言
问题导向法是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具有针对性,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目标进行推广。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问题导学法与传统学校数学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不同。在传统的学校数学教学方法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和模仿的状态之中,“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老师怎么做我就怎么学”,无需动脑、无需思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是在问题导学法中却不然,学生需要基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去主动分析、思考、探究,这就使得学生更积极、更充分地参与到了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也很容易产生“我要学”“我要练”的想法,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老师要我学”“老师要我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能够更有效、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不强,但是思维引导非常重要。营造良好的气氛对数学教育具有积极作用。问题导向法可以将学生从传统教学的枯燥气氛中引导出来,学生处于良好的气氛下,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将得到提高,问题导向法改变了以往单纯的题海战术,降低学生的疲劳感,引导学生的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一)内容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
即使教育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仍是应试教育,所以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仍是过于注重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就导致数学课堂内容无法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单纯的理论教学只会让学生抵触数学教学,无法实现高效的教学。
(二)教学方案单一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下,一部分数学老师受其影响较为严重,在新课改的洗礼下,在实际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模式依旧过于单一和老套,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初中生的实际需要了,也没有顺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最终导致了实际教学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提升,整个数学教学氛围得不到有效的调节,从而严重阻碍新课改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顺利实施,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培育和强化。
(三)对教材把握不准确
如今,有些初中数学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究,从而出现教材吃不透、重点抓不住的现象,致使初中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入,运用不灵活。比如老师在教初中生认识物体时,让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形成笼统认识后,还没有把物体特征讲明白,就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地去记忆这些特征,就很容易让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吃力。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
(一)利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去探求知识
数学的本质来源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存在,数学也不会进步,时代也不会发展,所以问题是思考的动力。一堂数学课没有问题存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意义在哪里?在没有方向中学习,学习是没有动力的,所以从课堂开始提出问题,一节课都是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问题的导向就明显地变为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一次函数”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有关教学内容设计成形象的图表,通过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思考,并总结出一次函数图像的规律,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主要性质,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结合有效的问题培养初中学生观察、归纳的思维和数形结合思想,学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样的方式要比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深刻得多,掌握的程度也会更好。
(二)在小组合作中运用问题导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问题导学法和小组合作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形成较为完善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思路。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运用问题导学法,也为学生的学习方向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思路,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述“实数”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请同学们整理出实数的分类。2.实数的特征是什么。当教师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的分工来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探索,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水平,相比于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来说,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
(三)提升导入问题的质量
教师作为导向教学法的主导人员,对于问题的选定和对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要。在选择课堂导入的问题上,应符合当前教学的需求。问题的选择上,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且要符合课堂时间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思考,并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练习。对目前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而言,最大的矛盾就是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具有差异,在采用传统教学下,可以完成一部分教学目标,但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采用问题导入法,则可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但是同样存在弊端,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两种方法进行探讨。
结束语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满足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所提出来的新要求,应当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创新。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问题导学法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马晓梅.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0-171.
[2]杨航.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96-697.
[3]王美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6):177.
[4]尹英.问题导学助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二).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439-441.
[5]吴俊霞.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7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