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莉
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莫家营小学,湖北 老河口 441803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整合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还能帮助教师反映自己的教学情况,最直接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受到大家的不断重视,但作业设计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当前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对家庭作业的布置与设计不满意,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业设计是整个作业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设计不当,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无法完成作业,达不到作业布置的目标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加以高度重视,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然而,目前小学的语文作业仍然是单一内容,缺乏趣味性与实践性,存在内容层次结构不合理等主要问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无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探索有效的方法,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语文知识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现状;对策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作业设计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多样性,难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使得作业的布置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汉语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使用多种方法科学设计小学语文作业,以保证小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内容固化
语文教学目标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点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能力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和家长往往认为最有效的积累方法则是记忆背诵和机械的重复,因而在这样错误的认知下,导致课后作业的设计往往偏重单一的记忆背诵。在与学生们的调查中显示,学生们由于都知道教师作业布置的模式,基本上就是简单的抄写和背诵,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产生了厌倦的心理,这样机械的抄写背诵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没有帮助,因此会严重制约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化
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师都知道作业设计多样化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落实上,为了方面快捷,许多教师却仅仅采用笔试和口读两种形式。与学生对话中取得的反馈表示,学生需要更多的阅读、实践形式的作业,这表明当前的作业形式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新课程标准支持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们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往往集中精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练习题和试卷必须独立完成。但是老师们很少能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作业,他们害怕影响教学秩序,因而忽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实际上,学生不是独立的个人,合作作业的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还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课后作业的形式,使之多元化
语文老师应该丰富作业的形式,尤其是有趣的形式,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现在小学作业的设计里除了背诵以外,往往就剩下抄写和模仿,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是独自的,因而难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帮助的。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创新课后作业形式,使之多元化。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看电影或特定的电视节目,然后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感想领悟。这种读,写,看结合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评价事物的能力。学生们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作业布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追求新事物的强烈欲望,因此,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制作画报等实践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课后作业的内容,使之丰富化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几乎以课后练习为中心,内容呆板乏味,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学习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所以老师应该革新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第一,分层设计。在班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老师应当因材施教,对于作业的布置难易程度进行合理把握,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使班级整体都能从作业的学习中有所收获。第二,加强创作型作业的布置。当前除了抄写生字词以外,小学语文作业往往就是默写等形式,不利于学生思考发展,对此,应当改进作业内容,比如老师可以设计故事创作等形式的作业,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并通过创作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课后作业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主要由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公正合理性,对此,应当创新课后作业评价方式,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第二,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学生具有双重属性,他们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学生们不仅要认真完成作业,还要对他人的作业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知识重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帮助其他人寻找问题,或者从其他人的作业中得到启发学习。在进行学生相互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公正的态度,并与教师进行合理沟通。
三、总结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而且有助于学生整合知识,发现问题,改进缺点,教师也能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当丰富创新语文作业的形式,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从美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398.
[2] 苏立菲.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07.
[3] 姚兴梅.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指导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7.
[4] 王蕊.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有“亮点”[J].华夏教师,2019(0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