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杨慧琴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目前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出现审美困境。
        杨慧琴
        彭阳县第三中学,宁夏  固原    756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目前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出现审美困境。就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摆脱审美困境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 审美困境 突破策略

        引言:对于高中生而言,熟练掌握散文相关知识和能够学会散文写作方法堪称是高中语文的一个学习难点。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还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因此,高中散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文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品位。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散文作为支点,对
散文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析,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开创出一片蓝天碧海。毫无疑问,散文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学体裁,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但现阶段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却遇到种种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教师如何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突破“审美困境”、全面提升散文写作综合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教育领域中不得不重视的教学课题。

1解析现阶段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审美困境
1.1高中散文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
        平心而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问题难以解决。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尽管许多高中学校对散文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革新和升级,但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仍旧喜欢沿用传统的散文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散文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客观而言,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一篇散文按照段落教学法进行顺序讲解,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落伍,并且将整个散文分析的过程肢解分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从整体上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而且碎片化的理解只能严重影响学生们散文审美能力的提升。
1.2过于重视分数而忽略审美过程
        众所周知,高中生们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分数无疑是教师和学生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教师往往为了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在教学过程中“急功近利”,在语文散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将教学焦点和主体方向定位于让学生们快速理解散文的内容和细节,能够正确解答相关阅读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忽略了散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散文综合水平无法达到一定高度。据笔者了解,现阶段高中教师习惯于在散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加重视的是答案是否与教科书所给出的定义相吻合,却忽视了学生对于本篇文章的思考、领悟过程,学生们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有效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2有效突破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困境的三大策略
2.1教师应全面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目标
        想要全面突破现阶段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教师首先必须要采用创新理念制定一个优质的散文阅读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进行具体化教学。教师应当与高中生积极在课堂上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高中语文《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理解学生刚刚接触散文,对散文这种文体和写作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认识差异。鉴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明确一个具体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这篇优秀散文的主题思想。笔者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以及课后时间多阅读一些朱自清等散文名家的作品,从中感受散文之美和散文之韵,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们进行一些关于情感描写、环境描写的写作锻炼,从写作训练中逐渐找到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全面突破散文学习的审美困境。
2.2教师应注重散文阅读审美学习细节
        教师想要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散文学习能力,摆脱散文审美困境,就必须要在教学细节上做足文章。全面加强学生们在散文学习过程中对细节上的把控,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例如,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站在一个宏观化的角度来指导学生们对本文进行细节化学习,通过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在细节上的对比,来引导学生与作者郁达夫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对秋天美景的细节描写之中的。教师在全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教师应采用教学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毫无疑问,教师的每一次鼓励和每一个评价都会影响到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来激励学生学好散文,发现散文中蕴含的各种美。例如,高中语文《囚绿记》一课的教学课堂环节中,教师在提出关于本文一些相关教学问题后让学生们进行解答,比如“本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写作思想?”“你对标题‘囚绿记’有怎样的认识?”等等。学生尽管在回答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和理解上的不足,但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不要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接下来继续采用合理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领悟散文之美。

        结语:综上所述,散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散文本身所独有的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等特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散文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散文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突破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散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让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志平.从“应然”到“实然”: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9).
[2]林清蓉.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7(10).
[3]王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散文[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9(4):5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