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华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涂家九年制学校 620587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浪潮铺天盖地的进行,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也开始侧重于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更应该顺应新课程理念,加快其生活化教学的脚步与进程。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尝试创新与变革习作教学的方法,通过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并选取有用的素材,丰富习作创作的内容,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基于此,本文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习作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
语文这一学科所包含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也将会回到生活中去,由此可见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借助生活化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内容,通过将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但丰富了小学生的习作素材,而且也让小学生获得了深厚的情感认知,对小学生习作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策略更加有效地应用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
1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解析
首先,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助于小学生形成习作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将习作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逐渐提高小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以及发现生活中有趣事物的能力,进而促使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产生新的领悟。而小学生在形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物产生印象,而这些都会成为小学生习作的基本素材,并逐渐形成自主习作的意识,这对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大有裨益。其次,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习作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来描写生活中的事情,进而让小学生逐渐体会到习作在生活以及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生对习作的欲望也得到明显的增加,并且能够多生活产生更深的领悟,从而在习作中会有更精彩的语言表达,提高了语文习作的水平。最后,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让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小学语文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对传统习作单一化教学模式的一次变革。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生活情境,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体验生活,让习作更加高效。
2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有意识的观察是小学语文习作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方法,有助于小学生直接获得习作素材。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小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发现生活中更多美的细节,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例如,冬天来临,教师组织学生走到户外,看万里雪飘与银装素裹的校园,玩一玩打雪仗,更好地体验冬天的快乐。当学生习作以“景色”为主题的文章时,这将会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充分的写作素材。因此,只有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学生才能真切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进而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学习理念,激起语文习作的欲望与热情,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与水平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习作的生活素材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比较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喜爱。与传统的教学辅助用具不同的是,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丰富的图片影像等视听资源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会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抗拒语文习作的主要原因在于无话可写,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生活中原本平淡无奇的事物以一种更加有趣、生动形象或夸张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激起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习作主题,让小学生开始习作。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但能够“下笔如有神”,而且文章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具有真实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上将爬山虎的图片以及爬山虎生长全过程的纪录短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这将直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最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一篇以“爬山虎”为主题、任选角度的课后习作小作业,这不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而且也实现了习作教学的任务与目标,一举两得。
2.3 开展多样化的生活小游戏,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真正相融合
喜欢游戏是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生活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习作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小游戏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活跃习作课堂教学的氛围,进而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扮装游戏,即教师在课前预先准备本课中所涉及到的动物图片,并邀请小组内的学生随意选择一张图片戴在头上,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根据小组内的共同理解来对本课内容进行表演。在扮装游戏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对刚才表演的感想或者对角色的理解,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生活化小游戏让学生感觉回到了现实生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生活真正相融合,让学生产生想要写点什么的欲望,进而使得学生不再畏惧语文习作。而且在组织生活化小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习作素材的积累过程,同样也是习作生活化的过程。
2.4 指导学生调查生活实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以及促使生活教学效果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为学生布置习作主题后指导学生对其生活现象进行实际调查,虽然这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学生在经过调查后才能够积累素材,才能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例如,在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的习作练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河流污染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进行调查,而当学生掌握调查的资料时,其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具感染力。
综上论述,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习作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小学生语文习作水平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活实际的运用,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他们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语文习作练习,进而提高语文习作水平以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梦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语文的种子——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19):84.
[2]黄晓华.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26):112.
[3]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45.